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赶德超日,上汽领跑中国汽车出口,华系车打出新组合拳

    智车视界头像智车视界头像
    智车视界2023-07-25

    “我遇见过两次‘一见钟情’,第一次是遇见我的妻子,第二次是遇见MG。”这是Sahil首次购买一辆来自中国的“进口车”,他说,“我喜欢开车去旅行,它非常舒适。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小事故,导致车辆需要维修。维修期间,经销商安排了1辆新车给我使用,我从未见过有品牌能做到这个程度。”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强势崛起,海外出口持续火热。从“以市场换技术”到如今的“品质出口”,近一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以214万辆的出口数据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同比增长75.7%。

    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国内主机厂出海,一方面可以实现更丰厚的利润,海外市场价格增长远高于出海带来的单车成本提升,还能延长车型生命周期,实现前期投资再利用。另一方面,中国车企有望在海外通过输出优质产品和技术,获得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参与当地EV标准制订工作,巩固先发优势。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欧洲媒体说。

    作为中国车企出海的代表,上汽集团上半年海外出口销量达到53.3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的主力军就是MG品牌。加速国际化步伐是自主创新的上汽实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这组亮眼的数据背后,上汽“进”的速度正加快、“进”的动能正迸发、“进”的姿态在饱满。

    “进”的速度正加快

    出口数量赶德超日,属地化布局再提速

    今年年初,慕尼黑理工大学教授达利亚·马琳在德国媒体《商报》上发表文章,表示德国工业正受到冲击。“2022年,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汽车数量首次少于中国向德国出口的汽车数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以214万辆的出口数据,首次成为汽车出口世界冠军,远超德国的166.8万辆。

    在英国,MG纯电超跑MG Cyberster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是全世界最负盛名、规模最大且历史最为悠久的汽车盛事之一,标志性的爬山赛已经形成传统,全球多款超级跑车曾在此重磅首发。上汽英国公司商业总监Guy Pigounakis表示,今年,MG的销量和市占率在英国市场不断创下新高,稳居销量排位前十,而MG Cyberster的推出能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在印度,G Prabaharan是从事道路建设的一名商人。目前,他已经驾驶MG行驶了超过10万公里。每个周末,他都要开车往返于工作地和自己的家。从工作地到家,距离长达215公里,这无疑是一趟漫长的旅途。对他来说,选择一辆车,最重要的是车辆的安全性,然后是舒适度,最后才是价格。日前,以上汽通用五菱的晴空为原型车的MG Comet EV已在上汽印度工厂下线。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赛道上竞相登台,海外业务正在成为上汽、比亚迪、奇瑞、长城等汽车企业的新亮点。今年6月底,广汽埃安宣布进军泰国市场;7月5日,比亚迪确认投资45亿元,在巴西建设生产基地;去年出海“破百万辆”的上汽,也于同日宣布正在欧洲选址建厂……中国车企正在施展新一轮出海“快手棋”。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的行业专家皮翁特克称,不论作为汽车的生产地,还是作为销售市场和出口国,中国都“有望成为汽车超级大国”。

    “进”的动能正迸发

    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抢滩海外发达市场

    最早出海的中国车企选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在东南亚、南美洲、澳大利亚等本土汽车品牌不太强势的国家和地区“打响第一枪”。在燃油车领域,有着百年汽车工业积淀的欧洲市场对中国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块“硬骨头”。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表示,中国车企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汽、奇瑞、长城等先锋部队已经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区域耕耘多年,让中国汽车在口碑上慢慢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随着欧洲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在国际主流汽车企业还在纠结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跑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时候,在欧洲市场看到了窗口期的中国车企立刻“抢滩”,实现领跑。“硬骨头”瞬间成为“香饽饽”。2022年,新势力车企纷纷宣布进军欧洲市场,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更完善的北欧市场成为热门“抢滩”地点。

    “相较日系车动辄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等待时长,中国车等待周期短,每个月都会有船将其运送至澳大利亚,在时间成本上备受好评。”定居澳大利亚的长城汽车销售人员朱先生说,经常会有澳大利亚客户将中国汽车与丰田、BBA等做比较。长城初恋、H6等混动车型配备的高清倒车影像,以及充满科技感的内饰,让不少当地用户在参观时驻足称赞。

    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消费者的心态正在发生改变。”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分析道,“调研发现,即使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品牌的偏好度和接受度也非常高。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在40%左右,有将近30%的用户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可以和整个欧洲的主流品牌保持同等价位。”

    《AutoBild》记者安德鲁·梅对比试驾了MG4与大众ID.3后,撰文表示,“大众的中国亲戚是抄袭了大众的产品吗?不,MG4甚至比大众ID.3做得更好,而且售价要便宜6000欧元。相比之下,MG4更像‘大众的汽车’。”

    这款没有明显短板的MG4,在欧洲上市后,就一路断层领跑中国汽车出海阵营,销量还超越了欧洲的“人民代步车”——达契亚Spring。

    “德系车溢价严重,日系车配置太老旧。”澳大利亚籍华裔陈先生说,他购买了一辆中国生产的汽车。事实上,陈先生的抱怨是东南亚、澳大利亚与南美用户普遍都有的抱怨,“和中国汽车相比,其他国家的汽车同等价位的配置太低,心仪配置的价格又太高。”

    中国汽车出口在全球市场迎来“蜜月期”。中国汽车的科技配置和性价比开始让海外用户青睐有加。而为了获得口碑和信任度,中国车企也愿意在舱位资源和售后服务上花钱,只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进”的姿态在饱满

    建工厂、做慈善,中国车企“沉浸式经营”

    中国汽车企业不断“走出去”,一批走在前面的汽车企业已经行至“深水区”。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市占率逐渐扩大,无论是头部汽车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开始重视起中国汽车品牌,并且在法规、政策、供应链等环节制造壁垒。

    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正式上市的欧拉好猫和摩卡平均售价都要比国内市场售价高出10万元人民币,后者在欧洲的起售价格更是高达39万元。

    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售价普遍高于国内市场的现象背后,是中国汽车对全球供应链掌控不足的体现。

    一辆车从中国运到欧洲码头,再被送到经销商手中,其间可能产生的运输费用就已经很高了,加之进口汽车关税,以及各地政府在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激励政策时对本土汽车品牌的保护,中国汽车如果不展现出强烈的“沉浸式经营”姿态,就会毫无价格优势可言,很难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中国车企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2月,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强烈地震。时隔多年,重返土耳其市场的奇瑞土耳其公司立即采取措施,成为土耳其当地第一家驰援灾区的车企。奇瑞总部所在地安徽芜湖的蓝天救援队也于第一时间集结,奔赴当地参与国际救援。奇瑞土耳其公司副总经理阿户·图南说:“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感激芜湖的。”

    奇瑞曾在2007年打入土耳其市场,但很快铩羽而归。今年重返土耳其的奇瑞又遭遇了针对中国纯电动汽车50%的巨额关税(其他国家的纯电动车只征收10%关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6月,奇瑞以4218辆的月销量挺进当地市场TOP10,取得了当前土耳其市场中国汽车品牌最佳成绩。

    在智利,上汽大通在新冠疫情封城导致很多居民连基本的食物保障都没有的时候,开着上汽大通商用车在社区送米、送上御寒的毛毯。疫情缓和后,上汽大通的市占率立刻从原先的第四、第五位飙升到第一位,市场份额突破25%。“当时,我们的对手都处于战略收缩或是缺货的状态,我们用优质的产品、充足的供应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立刻成功‘上位’。”相关负责人说。

    在燃油车领域,日系车制霸东南亚市场;但到了电动车领域,中国车企正在争夺话语权。

    “我们在泰国电动车还是蓝海一片的时候就开始造基建、搞宣传、办论坛。”上汽泰国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前泰国总理英拉执政时期推出的汽车消费激励政策,极大地利好了日系车的销量。政策中,对享受补贴的车型制订标准几乎完全倒向日系车,这也让上汽泰国公司意识到,必须成为行业的先行者、标准的制订者,才能抢夺更多的“蛋糕”。

    在泰国,近年来,除了已在泰国汽车市场深耕10年的上汽名爵外,长城汽车、比亚迪、哪吒等中国车企也纷纷赴泰开拓市场。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证实,长安汽车将在泰国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中国车企在泰国计划投资或已经投资总计超过100亿元。”BOI官员表示。

    泰国Autolif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泰国电动车销量榜榜首来自中国品牌比亚迪;排名前10的车型中,除了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其余都是中国汽车,大约占据八成市场份额。换言之,在泰国,每5辆电动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中国。

    “10年前,我们参加曼谷车展的时候,展馆的广播播报用的是泰语、日语、英语三种语言。今年4月的曼谷车展上,广播播报采用的是泰语、英语、汉语、日语的播报顺序。仅从这一个细节,就能感受到中国汽车品牌的参与度和形象在这10年间有了显著的提升。”上汽泰国公司相关人士说。

    这一次,中国企业除了在产品力上有所提升之外,还打起了建工厂、促就业、做慈善、赞助体育赛事等一套“组合拳”。

    次阅读
    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