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揭秘动力电池三大传热介质的热管理系统

    苏州正和Trumony头像苏州正和Trumony头像
    苏州正和Trumony2023-07-25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决定车辆成本与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其中热管理系统从热管理控制性的角度,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热管理;而从传热介质的角度,又可分为空气冷却式、液体冷却式与相变蓄热式热管理。下文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动力电池三大传热介质的热管理系统”。




    一、空气为传热介质的热管理

    传热介质会很大程度影响热管理系统的性能与成本,空气作传热介质的原理是直接引入空气,使其流过电池模块达到散热效果,通常需要风扇、进出口风通等部件。进风来源一般有:外界空气通风被动式冷却、乘客舱空气通风被动式冷却/加热、外界或乘客舱空气主动式冷却/加热三种形式。

    被动式的系统结构无需建立单独系统,直接利用现有环境。如冬季电池加热,可以利用乘客舱的热空气,若电池温度在车辆行驶中过高,乘客舱空气冷却效果不佳时,可吸入外界冷空气降温。而主动式系统相对复杂,需建立单独系统提供冷却(加热),根据电池状态进行控制,可根据电池使用需求来选择系统,但会增加整车成本与能源消耗。





    二、液体为传热介质的热管理

    该热管理系统以液体为介质的传热,需在模块与液体介质之间建立传热通通,比如水套,以对流和导热两种形式进行间接式加热和冷却,传热介质常采用水 、乙二醇,也可将极块沉浸在电介质的液体中直接传热,需要采用绝缘措施以免短路。

    被动式液体冷却一般是通过液体-环境空气换热后再将茧引入电池进行二次换热,而主动式则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液体介质换热器,或者电加热/热油加热实现一级加热,以乘客舱空气/空调制冷剂-液体介质实现一级冷却。

    对以空气和液体为介质的热管理系统由于需要风扇、水泵、换热器、加热器、管路以及其它附件而使结构过于庞大、复杂,同时也消耗了电池能量、阵低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水冷式电池冷却系统采用冷却液 (50%水/50%乙二醇)将电池热里,经电池冷却器传递至空调制冷剂系统,并通过冷凝器传递至环境中,电池进口水温经电池冷却器换热后容易达到较低的温度,可调节电池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其中制冷剂系统主要部件有:冷凝器、电动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带截至阀、电池冷却器(膨胀阀带截至阀)及空调管等;冷却水路包括:电动水泵、电池(含冷却板)、电池冷却器以及水管、膨胀水箱等辅件。





    三、相变蓄热式热管理

    相变材料PCM 对电池进行冷却的原理是:在电池大电流放电时,相变材料将电池放出的热量吸收,自身相变使电池温度迅速阵低。此过程是系统把热量以相变热的形式储存在相变材料PCM中。在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特别是在比较冷的天气环境下(大气温度远低于相变温度PCT ), PCM可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去。

    相变材料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具有不需要运动部件、不需要耗费电池额外能量等优势。具有高的相变潜热和导热率的相变材料,用于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吸收充放电过程中放出热量,降低电池温升,保证电池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以使大电流循环前后电池性能保持稳定。通过在石蜡中添加热导热率高的物质制成复合PCM,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