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燃油车,绕来绕去都绕不开一个话题,”燃油车什么时候智能化?燃油车能不能智能化?”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厂商都要大肆宣传智能化道路,其实很多这样做的厂商基本都是新能源厂商,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造车新势力,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跟传统车企拉开差距,才选择了着重宣传“智能化”,一来二去大家也把智能化和电车捆绑在一起,燃油车的优势明显也不在这里,但大家都是车,你怎么没有的思路,燃油车智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天就来分析下,燃油车究竟能不能智能化。

①什么是智能化?
不知道大家对智能化的定义是什么?更简洁明了的操作方式吗?还是中控大屏,在屏幕上就能微调车辆的各种设置呢?亦或者叫一声“嘿,SIRI”就能弹出一个语音助手呢?
如果仅仅是上述这些使用场景,在几年前的燃油车上就已实现,从去年开始燃油车中控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各种设置调和都符合大众对“智能化”的定义,但真正的智能化汽车真当如此吗?

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真正的智能化汽车,应该是在智能传感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实现车辆信息、智能化和自主化,用人话来说就是,集成大数据模型的移动信息处理站,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感和行车体验,如果是以这样的条件去看待,国内电车智能化的也仅剩下凤毛麟角,很多电车甚至连传感器都没有配备。

②燃油车已经开始智能化道路,普及是时间问题
看完智能化的定义,再来看燃油车智能化的道路,其实早在2022年的时候,奔驰就已推出过全球第一辆符合ECE-R157法规要求的L3自动驾驶功能的奔驰S-class,这比特斯拉的L4辅助自动驾驶还要更厉害。

②燃油车结构问题,导致智能化上升缓慢
燃油车智能化缓慢的道路与自己的结构也有一定问题,像是配备的普通铅酸蓄电池,基本上只为打火使用,容量不足1kwh,如果要用来供电座舱可能半个小时就得歇火了。

并且各类汽车的传感器和芯片持续监控和记录,调用摄像头等等,也是耗电大户,不足1kwh的普通铅酸蓄电池根本不够看。
并且燃油车底盘设计跟电车也有区别,燃油车底盘的传动、行驶、转向与制动四个系统,操作和执行是使用多级机械联结结构,简单点说就是依靠机械结构来联动,而电车用的是电机控制,也是的燃油车多连轴结果比电动机慢0.5秒左右,这也是燃油车智能化的难点之一。

当然啦,燃油车智能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更重要的是算法,智能驾驶系统的搭载,哨兵模式和座舱加热等用电大头,都需要一块大电池的搭载。
由此看来,相信智能化的燃油车并不久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