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悦也(图片|配置|询价)凭超萌外观不光在国内出圈,对英国专业汽车媒体Top Gear来说,悦也同样是个吸引人的大玩具。但因为通用和上汽以及五菱的合作关系,他们是通过通用汽车了解到悦也,而我们更多是从五菱的角度了解悦也。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了解到这款车型,它给人的印象都非常统一,就是主攻娱乐市场。这种娱乐取向和吉姆尼的功能性娱乐有所不同,悦也的娱乐性,主要通过凹造型实现,因为两驱的悦也真不能越野。

悦也被很多朋友提出增程式需求,根本原因是车辆续航不足以应对出行。
宝骏接收到这些需求之后的反应也非常积极,立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看加装增程器的需求是否可行,结果还真能加装。不过油箱很小,只有4L,而且能够提供的续航里程也非常有限,在原来303km的续航基础上只能增加80km续航。

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今开表示,增程器改装将由后市场进行,因为宝骏自己做这个改装,传递到消费者身上的成本会稍高一些。
五菱这种对消费者呼声的积极响应必然值得肯定,但当前这种将纯电改为增程的做法,是不是能够保证悦也这款小车还有当前品质较为突出的可玩性。

因增程器没有与车辆同步开发,这种后期加装增程器的做法,必然会对车辆NVH造成非常大影响,毕竟像理想ONE这种追求舒适性的中大型SUV,都没有办法完美化解增程器震动,尺寸有限的悦也,怎么会有足够的缓冲隔音装置化解震动和噪音?而且后加装的增程器更像是一台单独存在的发电机,其本身排放又是否达标?是不是能够跟正常车辆一样把全部尾气排出车外,还是会因为没有共同开发导致出现密封问题,使得尾气乱窜,导致车内充满尾气味道。
因此,宝骏看似为客户着想,让消费者通过后加装从而控制成本,但实际上却是为自己撇开责任。因为这种后加装的增程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和车主想象的情况相去甚远。
这种做法让我们想到多年前,一则比较搞笑的新闻,一位新能源车主自制拖车装着发电机上路行驶,从而缓解里程焦虑,悦也的做法和这个比起来,就是把发电机放进了车里。

消费者这么做,因技术所限,所以只能通过这种简单方式化解续航焦虑,完全可以理解。但企业在国家支持新能源的大背景下走这条后加装路线,总让人感觉国家在新能源路线上鼓励了个寂寞,而且这种方式对纯电企业很不友好。

尽管从国家开发新能源的层面来看,宝骏的做法有待商榷。
但宝骏这种做法,也算是一个在电池技术没有巨大突破之前的可行性办法,大电池小油箱的组合,用纯电解决了绝大部分续航问题,而续航里程更短,但补能更快的燃油动力,却从根本上消除了续航焦虑。如果有企业按照这种思路生产PHEV车型,大家会不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