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吉利银河用实测来说话!
在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保护之下,吉利银河早前已经通过了中汽中心,包括电池穿刺、火烧、高空坠落等远超国标要求的高强度安全测试,初步证明了神盾电池的安全性能。
然而,吉利认为这些还只是“小儿科”,远远没达到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边界能力。所以在5月27日,吉利银河在中国汽研中心进行了第二弹难度系数更高、更贴近真实场景的安全测试,它们分别为: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
不难发现,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吉利发现,在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实际用车场景中,“底部碰撞”成为最常见的安全隐患。根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度研究对车辆起火事故统计情况,由于碰撞导致的起火事故案例中,底部磕碰造成的比例高达七成左右。

基于此,吉利汽车以解决用户实际“托底”的用车场景和安全痛点为目标,进行大量底部碰撞事故分析调研、系统级的仿真建模分析和实物验证,率先进行包含“整车正向刮底、整车后向刮底、整车负坎冲击、整车托底”4项整车级中高速底部碰撞测试。
聚焦“底部碰撞”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 吉利银河L7(图片|配置|询价)“神盾护体”高标准通过4大整车级安全测试
首先,整车正向刮底试验模拟了车辆下方存在较大体积障碍物并持续行驶的用车场景。根据行业标准要求,试验车驶向一颗直径为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同时使实心半球的顶部与电池包底部,在垂直方向有30mm的重叠量。在此次测试过程中,吉利银河L7的车速达到40 km/h,比行业标准提高了10km/h,当实心半球在与神盾电池包发生碰撞后,碰撞能量是行业标准的1.78倍。

整车后向刮底试验模拟用户倒车时底盘遇到硬物刮底的场景,对电池包安全性能的要求更高。根据行业标准要求,试验车将以“倒车”的行驶状态,驶向一颗直径为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同时使实心半球的顶部与电池包底部,在垂直方向有30mm的重叠量。试验完成后试验环境温度下观察电池包2小时。此次测试,吉利银河L7以7km/h的车速完成了试验,比行业标准提高了2km/h。

整车负坎冲击试验模拟的是用户驾车从便道下到主干道,或者在坑洼不平的非铺装路面遇到沟壑的用车场景。在此之前,行业并没有对“整车负坎冲击”提出试验要求,此试验是吉利汽车根据企业标准提出并增加到了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中,是吉利首创的测试项目。根据吉利制定的试验要求,吉利银河L7首先静置在200mm的“台阶”上,然后以20km/h的车速“下台阶”,并在距离“台阶”30mm的位置,额外放置了一颗直径150mm的45#钢实心半球,在“下台阶”的过程中,钢实心半球会“硌”到电池包底部,以此检验动力电池对应负坎冲击的安全性。

整车托底试验则模拟非常常见的车辆在坑洼现象较严重的非铺装路面行驶的场景。试验要求以一颗直径为25mm、质量为10kg的45#钢半球型撞击头,以垂直于动力电池包底部的方向,以120±3J的撞击能量,在以电池包底部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在半径240 mm 水平区域以内,随机选定几个薄弱点进行撞击。在实际试验中,吉利银河L7共完成了4次撞击,远超试验条件要求。而在神盾电池的开发过程中,电池包则会迎接直径为150mm、冲击力为30kN的剧烈冲击,要求更为严苛。

面对全部四项测试,搭载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底部变形量较小,电池包未发生起火、爆炸、冒烟等热失控现象,电池包固定点系统、高压连接器等无失效断开等情况发生,成功完成此次整车级安全测试,再次刷新行业标准。
这也让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40km/h整车正向刮底,20km/h整车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解决电动车实际场景中最怕的因为“托底碰撞”带来的电池损伤和安全事故。
仿真+实测造就最高安全标准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之所以能顺利通过整车级安全测试,吉利新能源技术体系力的强力支撑功不可没。
例如,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每一辆车,在研发阶段就会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强大的智能科学计算能力进行仿真测试,要经过12000+次全场景虚拟碰撞仿真,其中涉及底部碰撞的仿真超1000次,超72万公里虚拟道路耐久试验,让每一辆车在研发设计环节就经历更严苛的考验。同时,在不同的试验验证阶段,整车会经历2-3轮的底部碰撞测试。

经过多轮测试,吉利得到了车身结构构造上的最优解。抛开电池包的结构,吉利银河L7的车身可以看作是第一道安全堡垒。
在结构上银河L7采用四纵四横地板结构专利,行业首创双层钢板框架结构(1.8mm厚),围绕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电池包周围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超刚强度防护,在受到外部挤压/碰撞力时,纵梁/横梁可以有效分散更多载荷,保障内部的电池不受冲击,在此基础上,银河L7还使用了统计独有的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相比友商传统钣金结构,进一步提升吸能效率。
遇到常规碰撞,车身结构已经能很好地把冲击动能吸收,也就轮不到电池包再承受伤害了,然而事实上,银河L7的电池包本身却更加地坚固。
该电池包采用田字结构,光看名字就能想象到有多稳固了吧?相比友商,整体模态提升2倍以上。配合吸能型腔,电芯与箱体预留超大空间,双重溃缩空间保证电池整体强度,在350kN的挤压力后,电池框体未接触到电芯,保证电芯不受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哪怕电池包高空坠落,电芯也毫发无损。
而针对本次测试的底部碰撞工况,吉利在电池包底部采用1.5mm的1180DP高强钢板+1mm的PVC涂层,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板的2倍以上,对底部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隔热能力。(比如:友商1采用1.0mm厚DP590底护板+0.4mmPVC涂层,友商2采用1mm钣金+1mmPVC涂层,抗刮底及托底能力不及神盾)
在笔者看来,相比堆砌过多华而不实的配置,把成本花在关乎生命的安全结构、安全研发上显得更为重要,吉利作为传统车企则一直以安全作为第一的考量,默默作出努力和坚持。
以往这些努力和成本在消费者的角度感知不强,如今,吉利把这些不容易看见的实力摆上了台面,不仅让消费者看到吉利强大的一面,也给银河L7打足了广告,对整个行业关于安全性的推动也是有帮助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