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主品牌SUV的领导者,长城集团近几年的重心慢慢从追求销量转变为推广理念。就拿坦克品牌来说,其彻底激发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于诗和远方的向往。由此也引发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新一轮内卷,奇瑞、比亚迪、北汽等等车企都纷纷加入其中。
但无论后来者们如何卷上加卷,提到国产硬派越野车的概念,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坦克,这便是理念所带来的优势。 它在消费者当中率先建立起了衡量标准和价值体系,对品牌来说受用不尽。
这次我试驾的魏牌蓝山(图片|配置|询价)DHT-PHEV车型,则是长城集团咖啡智能平台理念下的一款新产品。咖啡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经历了一周繁忙的工作之后,约上三五好友来到城郊,支开帐篷,摆上桌凳,泡上若干杯顶级的牙买加咖啡,来一次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对美好生活的另一种诠释。

而智能则是目前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其核心在于实现化繁为简,让用户用车更省心、开车更安心、坐车更舒心。

因此,对这款车的体验我将着重围绕以上两方面来进行。作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它的电池容量(两驱版和四驱版)分别为35度和42.5度,结合其每一百公里21度-22.3度的电耗,它的纯电行驶里程可以达到153KM-180KM,完全能覆盖杭州周边城郊的通勤距离。

如果要跑得更远,这台车也没有问题。其搭载的2档DHT变速箱相比主流的插混变速箱多了两组齿轮,使得整套总成可以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体积与重量,从而带来更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官方标称的WLTC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00KM,跨省来回完全可不加油!

由于我们这次试驾的路线并不长,所以全程都可以用纯电模式开的。在我看来,驾驶蓝山DHT-PHEV出去郊游、亲近自然,成本是非常低的,不会让车成为年轻人在资金上的累赘。

当然,要成为郊游生活利器,光有长的续航是不够的。这款蓝山DHT-PHEV它配备了3.3KW外放电功能,一般的户外电器已经足够应付了,堪称移动发电机!

动力方面,它搭载了一台1.5涡轮增压发动机+2挡DHT变速箱+电机(高配车型配备前后双电机)的组合。以我试驾的四驱版为例,它的综合扭矩可以达到933牛·米,总功率380KW,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9S。所以我刚上手的时候,会比较担心这台车全力加速时会带来类似于纯电车的眩晕感。事实上,即便是地板油,它也不会瞬间充能完毕,而是会有逐步提升的过程,整体表现非常像大马力的纯燃油车。并且,发动机在介入的过程当中,动静很小,几乎感受不到存在。

如果放到纯电模式,安静和平顺就成为了主旋律,匹配上L2+级别的驾驶辅助,可以极大地降低舟车劳顿感。

它的这套驾驶辅助是要重点表扬的,依托于26个硬件传感器,除了常规的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车道偏离辅助、主动刹车外,还具备车道级导航、高速NOH功能和循迹倒车功能。

可惜这次我们没有上高速,只能在城市道路体验。以我的感受来说,它的这套驾驶辅助系统整体的表现还是很出色的,跟随前车起步和刹车的力度相对是比较柔和的,不会有明显的点头和抬头姿态。并且,在车队行驶的时候,它在车道内也没有画龙的现象。

循迹倒车则是可以记录最近一次前进的50m(最大)路线,当驾驶员开启倒车辅助功能后,系统可以按前进的轨迹原路线退回。虽然在本次试驾的过程中没机会体验到,但是之前我在其他产品上用过类似的功能,对于陌生狭窄路段非常友好,相当于给了一次重回起点的机会。

底盘方面,整车调校以舒适为主,悬架可以将绝大部分震动过滤掉,但是保留了一部分细微的震动用于增强路感。再加上它整套混动系统本身就出色的静谧性以及隔音玻璃的加持,整车是非常显驾驶高级感的。

外观方面,蓝山DHT-PHEV采用了魏牌最新的家族化语言。前脸部分,它在视觉上和之前我接触过的魏牌车型有着很大的不同,灵感来源于HOME的首字母H。狭长的分体式灯组,配上半封闭式的格栅造型元素,让它更加偏向于一款纯电动车。少了过去大嘴魏的一些霸气,多了些时尚感。

侧面,其尺寸为5156*1980*1805mm,轴距为3050mm,这是标准的中大型SUV尺寸。设计上,为了彰显稳重感,它并没有用上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轮圈方面,原本20寸的尺寸不算小了,可考虑到这台车巨无霸般的三围尺寸,我建议未来还是配21寸会更协调一些。

尾部,分叉样式的尾灯通过贯穿式灯带相连,和前脸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车内部分,蓝山DHT-PHEV采用了贯穿式大屏。这块屏幕实际上是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27英寸娱乐屏组成,分辨率为4K。其内置了Coffee OS 2新一代咖啡智能操作系统。这套系统对于语音的识别率,反应速度以及多语音指令的执行力都很好,是一款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车机。

前排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副驾的女王零重力座椅。它的本质就是营造出大满配的副驾驶舱。真皮材质、12向电动调节、座椅迎宾功能、8点按摩、电动腿托、通风和加热,大尺寸化妆镜等。可以说副驾驶能够被赋予的功能,它几乎全部具备了。

后排这台车主打的是六座,第二排空间在巨大尺寸的加持下没有任何问题,还配有小桌板。最人性化的是,它中央的过道宽度可以达到276MM,我的体型可以轻松侧身进入第三排。

空间上,虽然相比前两排略有缩水。但是凭借着340MM的坐高和足够的宽度,坐姿其实不算压抑,在同级别属于中上水准。
写在最后:我对于这台车的定位是“豪华家用全地形新能源车”。原因很简单,它的车内产品力表现完全可以媲美售价更高的豪华品牌产品,动力系统和辅助驾驶的表现又足够出色。未来,是绝对有潜质成为新一代自主品牌插混SUV卷王之王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