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计算架构。到了智能驾驶时代,爆发式的数据计算量以及先进制程的发展接近天花板,加速传统摩尔定律的失效,并驱动着智能计算进入全新范式。地平线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由数据驱动的智能计算架构,让范式级智能算法的革新,和支持智能算法软硬件体系相结合,去加速实现机器的自编程和应用自适应,让机器更自主、让开发更简单、让计算更智能。”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黄畅在上海车展期间表示。上海车展,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引领者地平线举办了“征程与共,一路同行”——新一代BPU®智能计算架构发布会。
站在高阶智能驾驶量产普及的产业关键节点,地平线正式宣布其基于软硬结合自研的智能驾驶专用计算架构BPU,在实现了三代迭代量产的基础上,正式进化出新一代纳什架构。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地平线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信技术的价值,不在于让机器强大,而是让人更伟大。面向智能驾驶时代,地平线以用户价值为核心,依托软硬结合和渐进式发展的路径,致力于以高效开放的智能计算方案和服务,助力产业伙伴实现极致的开发效率,为用户打造极致的智能驾驶体验。”
据了解,基于BPU智能计算架构,地平线构建了国内最为完整、成熟的智能计算方案,并建立了灵活开放的商业生态模式。基于BPU第三代贝叶斯架构打造的高等级智能驾驶芯片征程®5,是全球唯二实现量产的大算力智能驾驶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会上,地平线重磅宣布与比亚迪、采埃孚两家国际一流企业基于征程5的全新量产合作进展。另外,CARIAD CEO Dirk Hilgenberg、CARIAD中国CEO常青、CARIAD中国CTO孙伟在车展首日来到了地平线展台参观。

不同于个人电脑时代、智能手机时代甚至是云计算时代,智能机器人时代要求计算能够高效支撑从感知到交互到决策的完整闭环。
智能汽车作为机器人时代率先大规模落地的应用场景,从L2到L4每提升一级,所要处理的数据量和应对的场景将更为复杂,逐步推进从感知到决策全链条的计算由传统的逻辑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遵循软硬结合的技术路径,地平线自主研发了智能驾驶专用计算架构BPU,聚焦最新的神经网络架构与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利用深度学习加速计算创新技术,通过算法、编译器、架构设计三者相结合,在软硬结合极致优化的同时,经数据驱动实现自动化验证,持续优化计算密度和能量效率,实现算法效率、灵活性和硬件效率的最优解,让BPU拥有“智能进化”持续迭代的能力,成为智能驾驶“最强大脑”。
据了解,从2019年到2021年,地平线BPU架构历经从伯努利1.0到伯努利2.0再到贝叶斯的三代进化,积累了超过300万片的前装量产验证。经智能进化,持续迭代,地平线推出最新一代智能驾驶加速引擎——BPU纳什。
BPU纳什专为大参数量Transformer、大规模交互式博弈而设计,面向前沿算法优化赢得最佳算法效率,创新性采用AI辅助设计大幅提升架构可编程性,且具有超异构计算架构,可显著增强算力多样性,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最优选择。
“地平线始终希望通过BPU这样的软硬件架构,去推动最好的智能驾驶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未来最重要的生产力。”黄畅表示。
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区别于以往的自动化或智能化产品,自动驾驶汽车面临最严峻的系统级技术挑战、开放的自然场景,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时变系统和多主体的博弈,很有可能是人类工业史上最有挑战的系统工程。地平线认为,智能驾驶在未来十年都将保持L2+的阶段,完全的自动驾驶只是会在部分专用道路上实现,而产业能够做的就是持续优化用户的高级辅助驾驶体验。
面对如此挑战和复杂的系统和技术,地平线提出了自动驾驶未来10年的愿景:电动汽车标配自动驾驶系统,每十万公里接管1次,通勤效率比人快10%,舒适度达到五星,同时通勤范围可以覆盖99%道路。
地平线副总裁兼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表示:“对于如何从今天走向未来,地平线认为需要软硬结合,在算力、模型规模、算法、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推进,并且和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协作共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