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修曾经是日本铃木汽车的掌门人,如今已经93岁高龄,在他的带领下,铃木汽车远销美国、欧洲、中国、印度等全球数十个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排量汽车之王”,曾经中国满大街跑的出租车都是铃木。

但是如今铃木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存在感,销量更是只有别人的零头,这一切的缘由,与铃木修的刚愎自用有直接关系,是他亲口说出“宁死不愿意向中国市场低头”,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日本铃木修:宁死不向中国低头
平心而论,日本铃木汽车曾经对中国市场还是比较重视的。早在1984年,在德系汽车对中国抱有戒心时,铃木就开始向中国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并在1993年和1995年先后与长安汽车、昌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从此一炮而红,鼎盛时期在中国年销售超过100万台。

大家可以问问70后、80后的朋友,他们小时候,大街上跑的到处都是铃木的汽车,比如奥拓、雨燕、派喜、昌铃王等等,那时候如果男孩子有个铃木摩托车,绝对是大街上最靓的仔!
铃木的技术特点是省油、稳定、轻便,这非常符合90年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毕竟那时候大家都没钱,买车都喜欢1.3L小排量的这种。不过到了最近10年,随着中国GDP的飞速增长,大家手里不差钱了,老百姓更喜欢宽敞型的家用SUV,铃木这种小型车就逐渐落伍了。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市场变化,尽快推出适合中国老百姓的产品,谁知当中国区总裁将想法报告给铃木修时,他却顽固地像颗“铜豌豆”:中国老百姓应该多适应铃木汽车,而不是反过来,宁死也不向中国低头!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经过了3年连续销量暴跌后,2018年,铃木汽车以1块钱的价格将51%的长安铃木股份卖给长安汽车,从此退出了中国市场。
上汽:携手华为专为中国人造好车
铃木汽车的退出,相当于把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年销量空间超过2500万辆的巨大市场让了出来,这简直是疯了。

当然这也给了中国国产汽车崛起的机会,上汽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截止到2022年,经过了几十年的迎头追赶,上汽集团去年实现了全年519.2万辆汽车的成绩,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19.3%,排名第一。

上汽集团能够实现这个成绩,除了大力投入研发以外,还得益于借助伙伴的力量,比如华为就是一个例子,在上汽的中大型纯电豪华轿车飞凡汽车上,就搭载了华为最新研发的黑科技: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

所谓HUD是 Head-Up Display 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抬头显视设备。其实 HUD 的前身是使用在战斗机上的光学瞄准器,这种瞄准器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将环状的瞄准圈光网投射在座舱前端的一片玻璃或座舱罩上面,当飞行员瞄准目标的时候可以同时观察四周的环境,避免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意外发生

而华为的AR-HUD就是在 HUD 的基础上,增加了AR功能,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清晰度更高。最关键的是,其显示的信息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分辨率可达 1,920 × 730,对比度 1,200:1,亮度上最高可达 12,000 nits,即使在正午强光环境下,也能提供稳定清晰高亮画面:

当然,华为的AR-HUD技术加持,只是飞凡汽车的亮点之一。在飞凡汽车家族的另一款飞凡F7(图片|配置|询价)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与美学融为一体的景象,飞凡F7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红点奖的延伸。

风阻系数只有0.206Cd,让风勾勒出致美线条。羽逸家族化设计DNA融入汽车四个方向,展现舒展,轻盈,动感的家族设计理念。轿跑四门无框电吸技术的加持,让整车更像一个技术品

除了颜值高以外,坐的舒服更重要!飞凡F7内置了飞凡巴赫人体工程学座椅,取得了中汽研“舒适之星”权威认证,自带腰部热石按摩功能、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真正做到了#每个座位都是C位#

半独立空间设计、后排椅背电动调节、后排座椅加热/背靠通风,让每一次乘坐,都是头等舱体验

除了舒服还不够,还得好玩。飞凡F7是一个真正的行动电影院,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由异形一体化玻璃面板打造,后排8英寸娱乐影音屏,再搭配飞凡巴赫3D矢量音效技术,让驾驶员体验到具有方向感的3D智驾提示音/导航提示。

写在最后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用在产品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技术上讲,铃木汽车无可厚非,他们的发动机技术和底盘调教技术毋庸置疑是世界顶级的,功耗控制地也非常好,在1.5L排量以下可以说是无冕之王,但是最终却输了。
以上汽飞凡汽车为代表的电车新势力,虽然历史积淀不如铃木厚,但是迎合技术新潮流、把握消费者需求方面,却有着独特的视角,这也是铃木需要自我审视和改进的。
大家怎么看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