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汽车会怎样的,我给出三个观点,那就是电动化,智能化,外观变化巨大富有科技感。
首先来说就是电动化程度,纯电车肯定是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开弓没有回头箭。越来越多的充电设备完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增加。在未来充电肯定会很方便,十分钟完全充满电。燃油车逐渐淘汰,但是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燃油车存在一段时间时间大概会维持20-30年。
第二个就是智能化,比如更加智能的交通辅助功能,可以全部车机联网识别拥堵,错峰出行等。其次智能化场景应用,比如电车露营可能是经常有的事情了,不单单是上班代步。智能识别充电站,在电量不足时候自动导航到最近的充电站进行补能。
第三个就是整车的外观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又是一个时代的汽车审美变化,首先这个外观是富有科技感。传统燃油车因为发动机所占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车头部位非常长,占据了整个车身长度的近三分之一的尺寸,看似一辆很大的车,整个空间被长长的车头占据。以至于我们都是被这种车子必须有车头的形象已经定型化,审美也固化。在全面的电动时代,现在的车子因为不需要发动机,电机所占的空间非常小,在两个轮胎之间就可以布置,所以电动汽车前脸部位更多的空间是用来配置一个前备箱。

目前纯电动汽车前车头位置长度已经远远小于燃油车的车头,比如特斯拉,蔚来等。在未来车头会越做越短,因为那部分空间已经没多大用了,最多保留一个碰撞时的溃缩吸能空间,车头会越做越短。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给更大的空间给乘员舱,满足乘坐舒适度。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也会逐渐变化,我们会慢慢接受这种短鼻头的车,车体形态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传统车因为必须要保留那个长长的发动机仓,已经束缚了整个汽车外观的创新。这样车头,以及车身形态的创新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车头变短而且能够增加安全驾驶系数,因为视野盲区会变短,视野会更加开阔。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一旦发生碰撞对前排人员来说溃缩空间变短,死亡率可能增加。当然可以增加前部位置的防碰撞吸能设施,通过技术手段防止物质侵入等。
未来汽车变化,我还是始终认为是外观设计方面会有新的突破,以至于出现一些很有科技感的车型,跳跃式的思想来抛开燃油车型外观的束缚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