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在我心目当中一直都是本田的封神之作,至少在轿车领域是这样的,这款车型在诞生之初没有任何一个假想敌,它的出现满足了年轻群体对性能车型的需求,同时也契合着家用需求,但当型格(图片|配置|询价)出现后,我一直在两款车型中犹豫。在没有看到型格的实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心目中的必选车型是第十一代思域,但是看到型格的实车之后,我的目标不知不觉的发生了改变。其实型格和思域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两者在外观设计层面却给人两种感觉。
思域的前脸设计稍显内敛,但它的车身姿态和增加熏黑尾翼的格调更显运动,所以前脸跟车尾就出现了两种视觉差异感。而型格的前脸则更有立体感,车顶延伸到尾部自然的下滑姿态更显比例匀称。这两款车型中,型格显然更契合我的审美,而思域则一直停留在我精神层面,所以面对这两款车型,我更倾向于型格。

型格前格栅采用了高亮熏黑的蜂窝状结构,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呈现了内凹式设计,延伸出的机盖在格栅上方覆盖,两边狭长的大灯和格栅衔接,形成的一体化结构,将前脸分为了上下双层结构布局,前脸下层主要气流疏导口和獠牙状侧腮装饰为布局。

它的车身高度只有1415毫米,车身长度达到了4689毫米,在紧凑级规格中,型格的车长尺寸并不算出色,但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并不会感觉到车身体量小,它下压的塔顶进一步拉长了车长比例,宽扁的车身结构也营造出了匀称的视觉效果。

车尾的7字形尾灯带有明显的棱角划分,点亮后可以拉宽车尾的横向比例,同时也有着示宽作用,造型设计和整体的运动格调相契合。车尾的熏黑后包围正中间是仿扩散器装置,车尾两侧各有一个圆形的排气口,进一步展现了整车的运动氛围。

这款车型的操控同样带有一些运动取向,型格采用的动力和第十一代思域的高功率版相同,在动力方面没有思域的可选性丰富,但也足够直接。全系标配1.5t涡轮增压引擎,动力为182 Ps+240 N?m,它的动力调校同样和思域一致,起步时可以带来激进的动力响应,动力输出稳定,并且后期还有动力爆发以及再加速能力。如果调整到运动模式,它的动力还会更激进,并且在油门踏板踩下时,引擎轰鸣声也会随之爆发。

第十一代思域全系都采用了自动挡,而型格保留了一款手动挡版本,并为之匹配了6 MT变速箱,其它车型版本则均为自动档,标配有CVT无级变速。CVT无级变速因为机械结构的运作原理,通常都不会存在顿挫感,可以给到更加流畅的动力衔接,也能有效减少动力损耗。

型格在内饰的设计层面和第十一代思域保持了一致,因为这两款车型诞生在同一平台,两者的内饰差异或许只是在细节上面的配色修饰。对称式的中控台有着一道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并且这道出风口均采用了细密的蜂窝网格状,同样也是中控台的装饰之一,相较于思域以往的内饰设计更显运动,也更显精致。

它的显示屏采用了直立悬浮式设计,尺寸为9英寸,它的显示屏尺寸虽然不是很大但也足够便捷,人们日常使用。除了手动版本之外,所有自动挡车型的显示屏都标配有GPS导航系统、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OTA远程在线升级等功能,但手动档车型版本支持Car Life可以和手机互联操控,也能满足日常使用。

考虑到年轻群体对于音乐音质的需求,型格给出了BOSE音响的配置,但只标配在了尊享版车型上,属于型格的顶配版车型,有着12个音响数量,其他车型版本则采用着原厂音响,手动挡版本有着2个音响,其余的自动挡版本有8个音响,全系都标配有天窗功能,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天窗的配置都很执着,显然型格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总结:在型格的所有配置中,大多数群体更愿意选择自动挡版本,但因为型格本身有运动属性的加持,部分群体会享受操控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因此也会考虑手动挡版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选择,但如果在城市中使用,自动挡的操控会更加便捷。但如果是因为这款车型的产品力而做选择,个人比较建议考虑CVT科技版,该版本没有运动套件,但它的动力和其它版本保持了一致,并且配置不算低,足够日常使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