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出头一直都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价格区间。购车的需求也日渐挑剔,既要空间大,又要颜值高。除此之外智能化也不能落后。“既要还要”已经成为购车群体的普遍需求。
得益于中国品牌的兴起,目前市面上的车型基本都能满足这三大“简单”条件,但现在新世代年轻人对于纯电与个性,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今天给大家介绍的AION Y(图片|配置|询价) Younger有没有资格满足以上要求,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纯电车”呢?

要说在中国品牌新能源的赛道上,谁的日子过得滋润?除了比亚迪就是广汽埃安。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埃安的销量重新回到了3万台。达到了30086辆,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195%。2023年1-2月累计销量达40292辆,同比增长64%。从数据来看增长势头依旧猛烈。
而早在2022年底举办的广州车展,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就提出:埃安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保50万辆,冲击60万辆;到2030年产销突破150万辆。照此目标计算,埃安至少要保证月销量在4万辆以上。

由此可见,尽管在数据上来看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与自己的全年销量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推出一款走量的车型来完成此目标。
如果推出全新的纯电车型,不仅会增加研发费用,而且还不能保证销量。因此在目前较为热销的车系中推出一款更具性价比的入门级车型,更有意义。毕竟价格才是硬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AION Y Younger便应运而生。

简单来回顾一下AION Y Younger的设计风格,其实整个外观的设计风格与AION Y保持高度一致,并没有因为价格下探而有明显的差异。颜值依旧在线。

封闭式的前脸很符合新能源车的身份,大灯则采用了放射状的日间行车灯,相比上一代更加“精灵”,就像一个戴了美瞳的大眼睛,相信能俘获不少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并且LED的大灯组依旧全系标配。配色则提供富有年轻张扬的“永远年青”和“天选之银”可选。

得益于纯电平台打造,因此你可以看到短前后悬,大轴距的设计。几乎把所有的空间都留给了乘员座舱。并且A柱有较大的倾斜,颇有几分MPV那味。除此之外,双拼色的轮毂也足够运动。而新能源汽车标志性的隐藏式门把手同样配备,并且在解锁的状态下会自动展开。
车尾的造型也比较方正,经典的有棱有角设计永不过时。当然,尾灯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确实在刹车时点亮的面积会更大,对于安全行车是有帮助的,算得上是颜值与实用都兼顾。

在空间表现方面,自然是AION Y Younger的重头戏,这也是它的销量密码之处。首先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535/1870/1650mm,轴距为2750mm。

虽然在长度上面看会差点意思,但是车内空间是由轴距来决定的,2750mm的轴距相比现在主流的紧凑级SUV要长不少,这就意味着后排的乘坐空间比较充裕的。

举个例子,我个人实际体验下来后排的腿部空间基本与本田的中型SUV冠道差别不大,跷二郎腿这些就更不在话下了。除此之外,前排座椅还可以支持放倒,放倒之后能够与后排连成一体,无论是临时休息还是周末露营,开启更多的使用场景。

智能化方面,新车配备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显示屏,并搭配了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中控中央配备了14.6英寸的多媒体触控屏幕,车机系统的功能十分丰富,并且支持联网功能,导航、听歌、手机互联(CarLife)全都支持,刷短视频、看新闻等在线功能一应俱全,即便手机没电了,也不耽误看剧刷视频。除此之外,整车的ADiGO SPACE智能座舱拥有极强的科技属性。
无感启动、生态地图、倒车雷达/影像、车窗一键升降、车载蓝牙、语音助手等日常实用配置统统都有,基本符合一台2023年新能源车该有的表现。

动力部分,AION Y Younger换装了全新的单电动机,最大的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176牛·米,并配备51.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其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30公里。基本可以满足一周一充的频率。
数据来看,虽然进行了下调,但对于家用车的定位而言,日常市区使用其实已经足够。

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电池安全部分,“怕自燃,买弹匣”已经成为埃安电池安全的slogan,埃安的弹匣电池技术,从单体电芯到电池整包有80多项专利技术,不仅获得过央视唯一最高电池科技大奖,自推出3年以来,累计装车超20万台,至今无一例自燃失火事故。

广汽AION Y本身就是一台个性化非常突出的车型,凭借丰富的车身配色和造型设计,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加上媲美中型SUV的二排表现,能够满足全阶段的用车需求。而AION Y Younger新车型的上市,针对动力系统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价格也比原有的13.48万下调至11.98万,有1.5万的差价。
进一步降低了车型的入门门槛,让对动力并不是太敏感的年轻消费者更加容易拥有自己第一台个性化电动车。
并且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已经跟目前主流的紧凑级轿车或者小型SUV有高度重叠,对于抢占消费份额,提高自家销量有着重要意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