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刘艺伟
[懂车帝原创 行业] 受新能源“国补退场”,叠加春节假期等客观因素影响,1月豪华车市场销量出现意料之中的滑坡。

豪华品牌上险量前十强,宝马登顶
在1月豪华车品牌上险量TOP10榜单中,仅特斯拉、理想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其他品牌几乎均出现同比、环比双位数下滑。即便是销售淡季,但从车企扛跌角度分析,今年豪华品牌阵营还是释放了不一样的信号:新造车品牌开始侵蚀二线豪华阵营,理想、蔚来已经赶超雷克萨斯、凯迪拉克。
在电动车时代,作为传统豪华车市场的领头羊,BBA的位置是否会被撼动?豪华车市场格局真会变天吗?
说明:由于上险量是车辆售出后终端实际购买交通强制险的数量,相对于厂家公布的批发量、交付量,上险量更能反映终端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以及用户的真实选择,为我们的选买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我们选择以上险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解读。
宝马夺冠,理想、蔚来赶超雷克萨斯

上险数据显示,2023年1月,宝马销售新车62008辆,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8%。具体车型来看,宝马旗下两款热门车型交付破万辆。其中,宝马5系上险量为16375辆,宝马X5上险量为10070辆。另外,宝马X3、宝马3系也进入1月豪华车型上险量TOP15榜单,分别排名第八、第十五名。
奔驰以2023年1月上险59297辆排名第二,同比下滑36%。具体来看,奔驰E级是贡献最多的车系,上险量达15757辆;其次是奔驰GLC,新车上险量为14496辆;奔驰C级的表现也不错,新车销售7166辆。
一线豪华车阵营中,奥迪跌幅最大。1月,奥迪同比下跌49%至36837辆,排名第三。具体到车型,奥迪A6L上险量为13192辆;奥迪Q5L上险量是7976辆,与去年12月相比,该车几乎出现“腰斩”式下滑。现象背后,很大原因是潜在消费者选择提前消费,从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原本属于1月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正出现新变化,雷克萨斯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已经开始被新势力品牌碾压。
1月,理想、蔚来的新车上险量分别为15470辆、10067辆,两者本月销量表现已经赶超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二线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转身的速度明显较慢,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市场表现愈发疲软。
另外,已经向市场推出新能源新车的凯迪拉克,其产品口碑也不尽如意。不久前,凯迪拉克首款全新电动车型LYRIQ锐歌因车辆质量问题被多名车主投诉。
据车主反馈,在开启主动刹车功能后,新车会在没有任何紧急情况的状态下突然刹停,且新车还存在行驶过程中方向盘助力失灵、方向盘加热功能无法使用等诸多问题。
新造车品牌搅动二线豪华市场?
单从1月上险量数据看,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品牌已经开始搅动二线豪华汽车市场。相比之下,传统豪华品牌很长一段时间,仍需靠燃油车坚守市场。

有这样一组数据,如果将豪华品牌上险量TOP10,按照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序,突破5000辆的豪华品牌分别是特斯拉、理想、蔚来、宝马,1月上险量数据分别为27207辆、15470辆、10067辆、7676辆。

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上险量占比
聚焦到传统豪华品牌,宝马电气化转型速度最快,1月新能源新车上险量为7676辆,整体占比已经达到12%。奔驰、奥迪紧随其后,1月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分别为3645辆和1146辆。倘若仅从新能源销量占比纬度看,奔驰电气化转型进展较快,占比为6%,而奥迪的电动化进程稍显落后,其新能源汽车整体占比仅有3%。

宝马i7
现象背后,BBA正提速电气化转型,尤其是宝马、奔驰今年的新品竞逐会愈发激烈。目前,宝马在中国市场已经推出了五款纯电动车型,包括宝马i7、宝马i3、宝马i4、宝马iX和宝马iX3。根据计划,2023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产品将达到11款。

奔驰EQS
奔驰则计划将新能源产品矩阵拓展到17款,其中包括全新EQS纯电SUV、全新EQE纯电SUV、奔驰S级(混合动力车型)轿车、迈巴赫EQS纯电SUV等6款全新纯电车型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奥迪A6 e-tron概念车
奥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被动状态。2022年6月,奥迪宣布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奥迪一汽全新PPE工厂在长春正式开工,但新工厂要到2024年底竣工,这就意味着,奥迪A6 e-tron最早也要等到2024年才能正式投产。按照最新规划,未来三年,奥迪将为中国市场打造5款本土生产的高端电动车型。
二线传统豪华品牌中,红旗表现最好,1月新能源汽车上险量为1005辆,沃尔沃、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则依次递减。
写在最后
事实上,豪华品牌第二梯队格局生变是早晚的事。一来,随着BBA将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不少产品实则已经开始挤压二线豪华车固有市场。二来,中国智能高端品牌向上冲击,势必会最先突围二线豪华品牌。双重压力之下,偏偏包括雷克萨斯在内的传统二线豪华品牌电气化转型十分缓慢。
至于新能源汽车时代,BBA的位置能否会被撼动?不妨再等等看,毕竟新势力品牌们已经开始毫不掩饰的向BBA发起攻势。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则认为,近两年BBA价格将大幅下降,“最晚不超过2024年底,BBA国产后的中大型SUV的主力车型销售价格将会低于50万元人民币。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更是直言:“要把市场格局从BBA变成NBA。”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