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比于新能源,我更关注智能化在汽车领域的发展,毕竟每个人小时候都幻想过能够自动驾驶的汽车行驶在广阔的道路上。理所应当的,我经常把视角放在一直以智能化为企业宣传特点的造车新势力身上。不过最近有一个央视名为《品牌强国之路》的纪录片最近刷爆了朋友圈,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而第一集中的主角是长城汽车,看完过后我猜恍然大悟,原来智能化真正的“黑马”其实是长城汽车啊。

根据纪录片介绍,长城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起步大概要追溯到十年之前,那时候甚至很多造车新势力还没有诞生,并且它还是国内最早成立智能驾驶部门的车企。
长城汽车的起点很高,它并没有靠着采购而去实现自动驾驶,而是自行开创了“重感知、轻地图”的智能驾驶系统,如今长城汽车的咖啡智能,不仅已经从感知智能升级到了认知智能,更在去年实现了城市NOH的量产落地,这让他拥有着全场景覆盖的智慧领航系统,智能化程度完全不输造车新势力们,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片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体验城市NOH系统,可见对于自己的技术是有多么放心。

正如上文所说,长城汽车从不指望供应商,因为在某些特定时期,指望供应商一旦车有一些变动都会卡住。所以,无论是从中央计算单元、智慧线控底盘、电子电气架构,还是车内的智能香氛、感应灯,长城汽车都秉承着自研的理念。
另外,片中魏建军还表示:“智能化是一下子想不全的,它需要不断地有这些感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有新功能出现,迭代的速度越快,用户的感觉就越好。”做到千亿公司董事长位置也从不飘,能用消费者的视角去看待和衡量技术,可以说魏建军抓住了智能化的关键。
而且魏建军并没有光靠嘴,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2021年长城汽车技术研发上投入了90.7亿元,几乎是吉利和长安的总和。去年前三个季度长城汽车技术研发就超过了85亿元,并且到2025年长城汽车预计激昂在研发上投入多达1000亿元!

对于未来有预判、有抗风险能力,还有“过渡投入”的研发作为基础,难怪央视能拿出30分钟来专门讲解长城汽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