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越来越多,它们的产品力也正逐渐得到认可。不过在众多新能源车尤其电动车里面,却存在这样一种车型,众多车评人、自媒体几乎口径一致地不建议买,就是“油改电”。在处于“上个时代”的燃油车和处于“下个时代”的电车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从名字上就觉得像是过渡产品的车型,听起来好像就没什么吸引力了。那为什么不建议你买油改电车型?请继续看下去,或许就有答案。

所谓的“油改电”就是在现有的燃油车平台基础上升级,保证车辆整体结构不变的大前提下,将燃油车进行改造,把发动机、油箱之类的部件替换成电机、电池、电控系统,这样一辆新能源车就诞生了。这种方式对于车企来说,要远比另起一架炉灶要省事得多,成本也更省。现在,一个汽车品牌不推出新能源车,似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短时间内推出一款新能源车抢占市场,就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这类车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的弊端就非常明显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续航不足,因为专门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往往会尽可能地考虑到电池所占空间,以确保能够塞进容量更大的电池。反观油改电车型,由于它们原本的车架里并未考虑到电池的预留空间,因此电池的容量肯定受到影响。

这里的一个典型是奥迪Q2L e-tron(图片|配置|询价),它卖到24.38万元,续航却仅有区区325公里,实际使用中也就只有200多公里甚至更低了。同级别的比亚迪或者新势力车型,哪个不比它高?这还是经过中期改款实现续航增加的车型,要知道它刚上市的时候,NEDC续航只有区区265公里!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就是电池安全性不足。前面我们提到,油改电车型的整体架构并非全新研发,因此电池就只能哪有空间就塞哪里。通常,这类车型的电池位置大多分布于车底或者后备箱底部,导致电池布局无法像新平台的纯电车那样规整,甚至零零散散,无法起到很好的电池防护作用。零零散散的电池包,防护难度要明显高于那些一整块电池组放在车底的新平台电车。(猜猜这张图里哪个是油改电平台车型?)

此外,由于油改电车型依旧采用燃油车的底盘布局,为了增加续航里程就只能依靠增加电池数量,这样就会占据到一部分的后排空间、后备箱空间。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乘坐空间变小了。哪些地方会影响到乘员空间呢?常见的是后排地台变高、中间座椅的位置会出现隆起,无法做到纯平,这就是电池位置带来的影响。

同样的,受限于油改电车型的布局无法考虑到三电系统,驱动电机的性能表现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再加上很多油改电车型的前后配重非常不均衡,明显的“头轻脚重”,也会导致驾驶体验下降。

总体来看,油改电车型本身就是过渡产品,说白了就是鼓励发展新能源政策下催生出来的产物。它的优点是对于车企而言的,缺点却是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发展,各种车企开始研发纯电平台,油改电车型终将会走入历史,具有创新精神的纯电车型才是符合新能源车发展趋势的车辆。你是或曾经是油改电车型的车主吗?欢迎聊聊你的用车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