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11月4日讯 昨天,重庆云潼科技模块工厂正式在两江新区鱼复新城投用。该工厂将致力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IGBT模块、SiC(碳化硅)模块、PIM模块等产品的生产、测试和筛选。
该工厂的落成,将进一步促进云潼科技突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加快功率器件国产化替代的进程,助力完善新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据介绍,车规级是适用于汽车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等级之一,车规级芯片是指技术标准达到车规级,可应用于汽车控制的芯片。IGBT是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为汽车电力电子系统的CPU,被誉为电动汽车最核心零部件之一。车规级IGBT模块是电机控制器中的核心部件,它在电能转化和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前,云潼科技位于金泰智能产业园的总部基地已经正式运营,随着模块工厂投用,云潼科技在两江新区构建了一条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发布全球首创车用六合一PIM MOSFET模块
在当天的投用仪式现场,云潼科技总经理廖光朝发布了一款全新产品——全球首创车用六合一PIM MOSFET模块。
MOSFET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电动车低压系统直流转交流驱动电机、水泵的核心部件。记者注意到,这款全新产品跟成年人手指甲壳大小接近,长宽仅为14mm*12mm,外部黑色塑料材质包裹。

“传统模块产品大小基本都是我们产品大小的3倍以上,我们产品体积更小、耗材更少、性能更优。”廖光朝介绍,这款产品突破了传统模块封装模式,采用了QFN环氧塑封工艺,具有框架表面处理、结构设计多样化的特点,且搭配了属性相吻合的塑封材料,可以改进、增强封装体内部各界层的结合力,阻止外部湿气的进入,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新发布的这款车规级产品,云潼科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在国内部分知名车企中投入使用。随着这块产品的正式发布,云潼科技的产品版图,也再次得到有力扩充。
研发人员占比超50%
两年内递交申请专利60余件;国内第一家且目前唯一一家将国产器件导入国际知名电动车品牌客户供应链的功率半导体芯片企业;生产全球第一个车规级六合一PIM MOSFET模块……
成立4年以来,云潼科技已经取得多项业界瞩目的成绩。这背后,离不开一只强大的研发队伍。

(云潼科技 企业供图)
“我们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廖光朝说,云潼科技团队中具有中科院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同时,拥有多位具有十余年国内车规级IGBT半导体企业工作经验的核心成员,为国内车规级半导体器件标准的主要缔造者,有多项发明专利。
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为云潼科技发展提供着稳定的智力输出,也保障了云潼科技强大的技术解决能力和定制化开发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车规级半导体芯片服务和技术支持。
企业西南飞 扎根两江新区
云潼科技是在深圳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企业,选择将总部和制造基地迁移至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是吸引云潼科技“西南飞”的重要因素。
在廖光朝看来,重庆是汽车产业重镇,作为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代表性区域,两江新区构建了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齐全、服务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非常具有竞争力。
“这样的产业生态,对于云潼科技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廖光朝说,云潼科技可以与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使新供给匹配新需求,新需求促成新供给,设计、制造、销售实现“足不出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近期,两江新区先后出台《重庆两江新区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圈强链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两江新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龙头引领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两大行动计划都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廖光朝坚信,云潼科技依靠自身核心技术,在助力重庆市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程中,将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实现更大的作为。
此外,与两江新区招商部门打交道,也给廖光朝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么多次接触下来,我觉得两江新区的招商部门有2个最重要的特质,一是专业、二是真诚。”廖光朝说,在最开始接触中,两江新区工作人员对汽车产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的判断,以及两江新区对汽车产业的规划布局都如数家珍,“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这样我们沟通交流就十分顺畅。我们办理一些证件,两江新区工作人员都是忙前忙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真诚,而真诚是最好的资源。”廖光朝说。
(重庆之声记者 张婷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