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动车最大的卖点应该就是加速了,尤其最近三年,电动车跑进4秒内的越来越多,那么电动车真能替代性能车吗,或许我们可以从车重和动力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下面这些电动车数据是我从汽车门户网站获取,我们就拿这些数据来分析下。
中级/紧凑型轿车
车型 | 官方加速 | 车重 | 扭矩 | 马力 | 极速 |
Model 3P | 3.3 | 1836 | 659 | 486 | 264 |
蔚来ET5 | 4 | 2165 | 700 | 490 | 200 |
比亚迪海豹 | 3.8 | 2150 | 670 | 530 | 180 |
宝马i4 M50 | 3.9 | 2275 | 795 | 544 | 218 |
MG 木兰 | 3.8 | 1825 | 600 | 428 | 200 |
我们可以看到表单中除了Model3P和MG木兰(木兰属于紧凑型轿车车长仅4米2)车重在1.8吨外,其他车辆都在超过了2吨,什么概念呢?这些车如果是燃油车他们的重量将是大型车的标准。为什么?下面我们看看两台燃油车性能车的数据就知道情况了。
车型 | 官方加速 | 车重 | 扭矩 | 马力 | 极速 |
2023款 M3四门轿车 M xDrive | 3.5 | 1790 | 650 | 530 | 250 |
2021款 AMG E 63 S 4MATIC+ | 3.4 | 2058 | 850 | 612 | 300 |
再看看两台燃油车性能车,先看M3 ,在重量上M3对于自家i4 M50要轻了300KG以上,相当于i4 的比M3多加了4个80KG的成年男子,哪怕扭矩高于M3,电动最大扭矩0延迟但依然架不住300KG的分量。最后官方加速成绩和最高车速也反映了这一事实。而重量2吨以上的属于中大型轿车的E63 S 无论是扭矩还是马力都好于表中2吨多的电动车,加速到了3.4秒,极速更是到了300,可见其动力之强劲。
虽然中级电动性能车可以做到4秒内,但绝大部分车重却在2吨以上,操控自不必多说,极速也就Model3P和i4 M50可以跑到200以上,极速也就Model3超过250,或许有人说最高时速只有120,再快也没有意义,关于这个话题我就不能赘述,我只能说极速高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中大型/全尺寸轿车
车型 | 官方加速 | 车重 | 扭矩 | 马力 | 极速 |
比亚迪汉 | 3.9 | 2250 | 700 | 517 | 185 |
零跑C01 | 3.66 | 2145 | 720 | 544 | 180 |
哪吒S | 3.9 | 2130 | 620 | 462 | 185 |
智己L7 | 3.87 | 2290 | 725 | 578 | 200 |
ET7 100kw | 3.8 | 2397 | 850 | 653 | 200 |
极氪001 | 3.8 | 2290 | 768 | 544 | 200 |
Model S Performance | 2.5 | 2242 | 1140 | 785 | 261 |
EQS AMG | 3.5 | 2705 | 1020 | 761 | 250 |
在电动车中大型轿车和全尺寸轿车中,扭矩和马力除了哪吒S(也不清楚哪吒S怎么能跑到3.9的,其动力水平和Model3P相当于,重量却多了300KG)在700和500以内,而Model S Performance (不是Plaid)和EQS AMG更是扭矩超过1000,虽然有不错的扭矩,但表单前六台国产中大型电动车极速也没能超过200,可见不仅电动机本身特性车重也拖了一定的后腿。
总结
首先电动车虽然有着不错的动力参数,而且起步也比较占优势,但是我们只看到0-100加速,并没有关注其车重和动力的关系,且不谈运动性和电机特性,就单纯的跑高速尤其是80以上再加速能力与同动力的燃油车相比,电动车会弱很多。
其次国产3秒俱乐部车型大多集中在中大型车,而中级车目前就两款海豹和ET5,反映出尺寸越小似乎越不容易,不过MG木兰倒是给人一种惊喜,毕竟电动小钢炮能进4秒内还是头一家。
第三从重量和动力之比来看,Model3P和ModelS P均衡性还是远远好于国产对手,比BBA来说也是如此,所以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优势依然无可撼动。
所以就性能而言,电动车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是电动性能车完全取代燃油性能车就减重这一项而言依然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