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增城旧街区里
藏着一座“千年古刹”
时常听闻它的名字,却从未探访过


在前进路上,居民楼之间,有一座千年古寺——长寿寺。
每次经过都能看见香烟缭绕,心里隐隐有一股想进去的欲望。心里面这么想着,脚步也同时迈开。

从长寿寺门口进去,正对的便是一棵古榕树。榕树自古被誉为“神树”,有吉祥的象征。
一阵风吹来,红色的丝带摇摇曳曳,仿佛是佛在回应信徒的祈求。来寺庙的信众,会带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在树枝上悬挂祈福丝带。

从长寿寺门口进去,正对的便是一棵古榕树。榕树自古被誉为“神树”,有吉祥的象征。
一阵风吹来,红色的丝带摇摇曳曳,仿佛是佛在回应信徒的祈求。来寺庙的信众,会带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在树枝上悬挂祈福丝带。



据资料记载,寺庙原名法空寺,由鉴圆和尚创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年到1063年)。
“相传有一天,一对凤凰在春岗(凤凰山原名春岗)上空盘旋,后栖息于岗上的树林里,以此因缘春岗改名凤凰山。人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随后当地官府得知此事后向朝廷呈表。又有异士谏言皇帝,此乃稀有风水宝地,可为皇家祈福江山永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来,皇帝便传下御诏将寺庙设为祝延圣寿的场所,故改名为万寿寺。
元朝末年,万寿寺毁于战乱,后经过四次重修。于1989年,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挂绿湖旁边新建了万寿寺,因此被改名为长寿寺。原本竖起的「 万寿寺 」石刻被拆下,并且倾斜放置在天王宝殿前。

1938年,侵华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寺庙中的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均在轰炸中沦为断瓦残垣。
只剩下一座天王殿,侥幸逃过劫难。天王殿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如今我们不远万里就能触碰到它。



现在长寿寺的建筑,是以天王殿为中轴线而重建布局的,依次恢复重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
不同的殿供奉着不同的佛像,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佛等等。进来礼拜时,即使分不清哪尊佛像也没有关系,心诚则灵。



几经毁坏、重修、改名,长寿寺依旧恢弘大气。站在里面,除了能感受到周身的佛禅氛围,还有直面而来的强大的力量。
经过历史的洗礼,所有的灵气都在长寿寺沉淀下来。
在增城,长寿寺为香火最鼎盛的寺庙,每日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心诚向佛,求子、求姻缘、求平安,据说都非常灵验。

另外,长寿寺还设置了斋堂。长寿寺的师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试试斋菜,可以早上11点左右过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配合僧人的用餐时间,12点斋堂就会停止供应啦。


虔诚的信众礼拜完,坐在树下小憩。古寺仿佛总有一种沉稳的力量,可以轻易地让人心境变得平和。
心情浮躁的时候,到长寿寺走走吧。在一砖一瓦之间细细品味着历史的底蕴。
也希望大家在参观之时一定要谨遵寺庙规定,佛像禁止拍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