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为止,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充电难”和“里程焦虑”的问题。

在部分地区,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充电难”和“里程焦虑”问题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近日有相关消息的报道比亚迪华为将要联手制造一款无线充电新车,是否属实,接下来随我一同看看吧!

汽车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化是未来最确定性的趋势之一,然而身为国家高科技民企王者的华为不但可以给比亚迪提供很多的电子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且反过来比亚迪汽车也是华为物联大框架不得或缺的一部分。

华为和很多互联网企业直接造车是不一样的,它们不造车,而是和车企保持着深度的合作。从传感器到算力平台,到芯片,再到操作系统,为战略合作的车企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所以眼下市场上有很多新品采用了华为的软硬件供应,从而提升整车的智能互联及安全水平。可以说,对于华为品牌加持的这些车型,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以及身为制造家的车企都是高度认可的。
比亚迪“星际”新车将会成为第一个“无线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华为和比亚迪将联合制造名为“星际”的新车。据内部人士爆料,汽车定位高端越野SUV,定价估计在80-150万之间,如果研发顺利,最快将在2023年上半年问世。此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整个车企。大家试想一下,造车+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很好地解决汽车充电的一个难题。
这个技术专利就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泊车车位推荐方法和系统,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工作的逻辑是,车辆进入停车场时向停车场上报本车信息,停车场服务器将车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无线充电车位信息对比匹配,根据车辆尺寸、车位尺寸及无线充电装置安装位置等信息综合判断当前停车场是否存在可用充电车位。

若检索出有多个可用充电车位,停车场服务端则通过计算不同车位中充电发射端与车辆接收端的重合面积、充电端的多余充电面积及到各车位规划路径等信息综合判断选择出最佳车位,并将前往最佳车位的路径和入库方式推送至车端。

这个充电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充电难的问题,还可以带动新能汽车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技术得到了普及,那日后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会不会得到很好地解决呢?
无线充电的实现或有效的促进“边开边充”的实现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的终极目标一定是“边开边充”。那么这个“边开边冲”是什么意思呢?又怎么实现呢?简单来说,就是首先需要实现“无线充电”随后在无线充电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升级。也就是说,在我们开车的公路上铺设充电发射线圈,在汽车底盘安装接收线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就进行无线充电。

目前,我国以及外国均有实现的案例。例如我国的杭甬高速智慧公路,美国底特律的公共无线电动汽车充电道路,意大利的A35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等等,都已经取得了实验性的成功。

总结:以上就是有关华为与比亚迪联合制造“无线充电技术”的全部介绍了。我认为,无线充电不急可以解决充电难的问题,还可以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当充电的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还怕,没有市场吗?大家认为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