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何一线品牌的车体结构可以做得很扎实?二线品牌就不行?

    给你说个车头像给你说个车头像
    给你说个车2022-08-02

    以奥迪为例,一辆中大型轿车或是SUV,车身悍点超过5000个,预计大约是5300~5500个悍点才够牢靠,数量之庞大。就结构来说,其它车厂可以用逆工程方式分析BBA等车厂的结构,包括钣件材质与工法都能破解,悍点位置当然也能分析。然而一线品牌的生产线当然隐藏了许多机密,二线品牌就很难效仿。

    以点焊为例,如果纯粹以牢固为目标,很简单,卯起来增加焊点就好!但车厂并不能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点焊位置越多,生产线初期规划就越复杂、越麻烦,而且生产速度也会越慢。而且,增加人工焊接的失误率与精确性,反而会拖累品质与生产效率。

    再者,汽车生产线能源消耗量相当高,点焊的电能消耗量又是其中偏高的项目,因此,“乱枪打鸟”的密集点焊,其实会增加许多生产成本,而且未必能发挥出预期功效。

    所以车体制造过程,各车厂其实都会考虑车体刚性、撞击安全、舒适与操控表现,设定好预期目标后,再以电脑模拟精算出“最少的焊接点”避免无谓的能源浪费与机具损耗。之后再经过实际测试验证电脑计算的精确性,然后不断修正软件参数,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值。总之,焊点绝对不是越多越好,无谓的增加其实对刚性与安全表现没有帮助,只是徒增生产成本而已。

    此外,点焊的电压与电流控制也很重要,同样不是越大越好,如果点焊温度过高、造成部位金属厚度偏薄,反而会影响钣金搭接强度表现。事实上,一线车厂确实有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超音波检测仪器,借由超音波触动钣金高频震动,再透过频率检测即可分析出焊接点的强度,拥有这些可靠的利器之后,一线车厂就能轻易找出最佳的点焊数量、位置、方式、电流与电压设定值,即便经过修正与改良,还是可以迅速找到最佳参数。

    这项仪器,当然也能反应出钣件的品质,包括钢材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冲压制造过程有没有瑕疵等。总之,不论是国产车、日系车、韩系车、欧系车,“看”起来似乎只是美观与质感问题。检测规格数据后会发现,目前车身越重,并不能代表安全或是车身刚性越好,但是消费者普遍认为欧、美系车依然是造车工艺的翘楚,这会是偶然或运气好吗?

    当然,相关仪器日系或韩系车厂也不是拿不到,就看未来电动车世代全新生产线的布局了!

    .万次阅读
    4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4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