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铸元年,免热处理材料是关键,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特斯拉的一体压铸引发汽车制造行业技术变革,新势力及传统车厂纷纷跟进,2022年或为一体压铸启动元年。
华泰证券指出,一体压铸具有提升效率和节约成本的优势,但工艺难度也显著提升,对铝合金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免热处理材料不可或缺,目前在技术上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特斯拉引领、新势力及传统车厂跟进,一体压铸趋势渐明
2020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会上提出,Model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地板总成,引发行业车身制造技术变革。相较于传统冲压+焊接工艺,一体压铸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021年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积极跟进,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压铸厂纷纷采购大型压铸机,产业链上下游开始协同研发;2022年沃尔沃、一汽、长安等传统车厂也开始跟进。
一体压铸趋势渐明,2022年或为一体压铸启动元年。
2)一体压铸难度升维,免热处理材料不可或缺
压铸工艺关键在于机器、模具、合金三大要素,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但由于压铸件质量相对较差、压铸机及模具较贵等问题,过去常用于汽车减震塔、前横梁、纵梁等结构部位。而使用压铸工艺生产大型一体汽车结构件,难度直接升维。
一方面对大型压铸机、模具设计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型结构件结构复杂,还要克服需通过热处理提升产品强度但同时易产生变形和气泡这一矛盾。
因此开发不需要进行热处理也具有高强韧性能,同时流动性好易于压铸的材料成为必然的要求。例如在压铸态达到屈服强度>120MPa,抗拉强度>250MPa,延伸率>10%。
3)产业链协同开发,材料厂、压铸厂与各大高校研究院积极参与
针对不同压铸产品的定制化需求,立中集团及帅翼驰集团等铝合金材料厂、广东鸿图等压铸厂、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院校纷纷投入研发,从专利进度来。
看,立中集团、永茂泰、广东鸿图、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已具备相关专利,打破海外美国铝业、德国莱茵费尔德等公司垄断。
帅翼驰集团、瑞格金属有相关专利在申请中,顺博合金、华劲铝业、云海金属、今飞凯达,万丰奥威等宣布处于在研阶段。
专利是保护企业先发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后续研发企业需避开已有专利的材料成分。
4)材料成分、性能各具特色,免热处理材料百花齐放
从成分构成来看,主要分为铝硅系、铝镁系等方向。
铝硅系特点是具有良好铸造性能,但力学性能不高,而铝镁系则具有比强度高等特点,但加工难度大,压铸件成品率低。
当前国内企业专利中请以铝硅系为主,仅瑞格金属产品为铝镁系,而海外美国铝业、德国莱茵费尔德铝硅系与铝镁系产品均有。
从性能上看,铝镁系整体力学性能表现较好,铝硅系里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产品力学性能相对突出,其他专利产品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上各有取舍,基本能够满足一体压铸材料需求。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