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发展历史已经长达百余年,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起初汽车并没有后视镜。后来,一位来自英国的女赛车手多萝西在1906年提出一个想法,在车头位置放置一块镜子,就可以轻松观察周围的车况。虽然这个提议不错,但当时的车企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直到1911年,后视镜这个发明才得到正式应用,一直延续到现在。

不过,后视镜作为汽车历史上的重要衍生配置,或将在未来几年被CMS电子后视镜取代。其实,“电子后视镜”这个概念存在很久了,它是摄像头和屏幕的组合,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了体积饱满的玻璃罩盖,就像两只细小的“耳朵”从前门探了出来,拥有传统后视镜不具备的破雾、夜视、镜头防抖、扫除视野盲区等功能,特别有科技感。可话说回来,中国目前关于电子后视镜的法规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有车企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前景”,并将其首次搭载于10万级量产SUV身上,这款车就是北汽魔方(图片|配置|询价)。新车日前已经开启了预售,预售价10.29-15.39万元,能否凭借高科技成功“冲击”到传统SUV市场的格局走向?

外观方面,北汽魔方采用了时下潮流的参数化矩阵前格栅设计,格栅内布满了大量细密的横幅饰条,与前脸两侧的C型银色哑光饰条相互辉映,拉伸了前脸的视觉宽度,增强了几分视觉冲击力。此外,新车还采用了家族式“眯眯眼”LED日行灯设计,灯带造型狭长锐利,富有进攻意味,辅以黑色亚克力饰条贯穿连接,运动感较为强烈。

侧身部分,北汽魔方采用了类似于新能源车的设计风格,整车线条圆润饱满,配以双拼色车身,以及悬浮式车顶设计,将整车的时尚气息烘托而出。在窗沿上方,一段流线型银色饰条沿着A柱向后延伸,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相得益彰,勾勒出流畅动感的潮跑SUV身形。车尾部分,一体式贯穿LED尾灯没有缺席,同时采用了熏黑处理手法,搭配车尾略带倾角的轮廓设计,凸显层次感。


内饰方面,正如时下流行的内饰设计风格一样,北汽魔方也采用了简洁大方的智能化座舱设计。中控台造型饱满,边缘处还设计了多段氛围灯带,加上物理按键的取消,使得整个座舱看起来更具科技感。具体来看,新车配备了悬浮式液晶仪表和14.6英寸中控屏,内置华为鸿蒙车机系统,车机系统流畅性和UI界面都处于行业主流水平,功能性和易用性毋庸置疑。此外,该车最大的亮点是独特的科技感,通过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和左右两侧流媒体外后视镜组成,当车辆行驶在路上时,通过屏幕反馈回来的数字画面和信息,让人感到神奇。不过,电子后视镜最终能否在上市车型上搭载还是未知数,毕竟相关政策还没有消息。


尺寸方面,北汽魔方的长宽高分别为:4620/1886/1680mm,轴距2735mm,定位紧凑型SUV,尺寸属于主流水平,能带给驾乘者不错的空间舒适体验。而在动力方面,新车全系搭载1.5T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88马力,峰值扭矩305牛·米,账面参数和同级竞品第三代哈弗H6、长安CS75 PLUS、吉利博越Pro等SUV相比,处于领先位置。传动系统方面,与1.5T发动机相匹配的是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从动力配置来看,新车的动力性可观,官方宣称零百加速用时7.84秒,WLTC综合油耗低至7.18L/100km,与同级竞品相比,这份动力性和经济性表现高度贴合城市用户需求。
结语
作为首款量产搭载“电子后视镜”的国产SUV,北汽魔方出生自带流量和话题,在其它车企“按兵不动”的当下,它似乎有着“未卜先知”的超能力。其实,电子后视镜这一技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投入研发,如今很多车企都已掌握这项技术,但不确定的是稳定性和可靠性,毕竟电子设备内涉及到的元器件复杂,会受到潮湿/高热/高寒等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不稳定因素,以致于造成安全隐患。不过,抛开噱头不说,北汽魔方这款车在产品力方面确实大有长进,外观更吸引眼球,内饰简洁大气,还配有鸿蒙车机系统,再加上合理的定价,相信新车上市后,会对年轻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