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花
后视静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在中国车市,一直存在着“兄弟车型”。比如南北大众的朗逸和宝来,一汽丰田卡罗拉与广汽丰田雷凌,上汽通用别克君威与上汽通用雪佛兰迈锐宝XL。
但研究后就能发现,很多诞生于热销车型之后的“弟弟”们,似乎很少有热销的情况,这也就是“兄弟车型魔咒”。
比如别克君威,它在2021年的销量是9.6万余辆,而它的兄弟车迈锐宝XL就只有5.2万,差距几乎一倍。又比如上汽大众的朗逸在2021年卖了39万辆,而一汽-大众的宝来,就卖了24.6万辆,和朗逸相比差了15万辆。
广汽本田也是如此,在产品定位上,广本旗下的很多车型都能在东本找到对应车款。但在打破这样的“魔咒”方面,广汽本田却很有心得。

▍为什么会有“兄弟车型魔咒”?
在汽车行业,由于平台化生产缩短了车型的研发周期,以及平衡不同合资公司之间的资源,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兄弟车型。
平台化的生产方式,在不同车型之间使用了大量相同的零件,有助于车企在保证车辆品质的前提下,节省研发成本,以及提高产量和销量。
另一方面,诞生于相同平台的车型,会根据其定位进行适当的配置调整,同时也会适当地调整轴距和车身尺寸,甚至采用不同的动力系统营造不同的驾驶质感,从定位上区分两款车型。
只不过,很多时候这只是车企的一厢情愿。
两家合资车企的不同车型,会因为很多情况出现销量上的差异。在中国市场,投放的越早、被人认识的时间越长,销量一般都会比较好,而这也会成为“兄弟车型”的阻碍。如果手持钞票待购,可能很少有人会选择刚推出的新车,哪怕这是此前热销车的同款车型。

一部分是存在感和市场认知度,另一部分是产品本身问题。如果此前推出的车型质量好,品质高,那么这款车的兄弟车型一旦出现质量不过关、偷工减料的情况,就会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进而影响到销量。
兄弟车型怎么做?广汽本田在型格(图片|配置|询价)立项之初,就必须想好这个问题。
如果把新车型做的和兄弟车一样,那毫无疑问,这是最简单的一条路。传播材料、车型研发都是现成的,而且可以获得兄弟车型的用户群体。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凭着本田兄弟车型的名号,就算不能月销上万,至少卖一两千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把车型和兄弟车做的不一样,就是一次冒险。这意味着要拓展新的用户群体,几乎就是打造一辆全新的车。但优点也很明显——很有可能完成对兄弟车型的超越,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结果大家都在型格上看到了,广汽本田不想躺平。
▍差异化就是型格的本钱
思域已经在市场中获得很高的成就了,但广汽本田想要把型格打造成与思域不同的运动家轿,就一定要主打差异化。而型格的差异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安全。
运动性怎么体现?外观是最直接的。
比如熏黑蜂窝状的中网、回旋镖样式的尾灯,以及带有一点扩散器感觉的后包围,这些也是型格比同级车型更显运动的地方。
广本在这还埋了一个小彩蛋。
炽热黄车色,致敬了第3代INTEGRA的经典性能车DC2 Type-R——本田粉简直狂喜。要知道,本田的粉丝文化是很重的。无论是赛车领域还是摩托车领域,又或是家用车,“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口号在车圈极具影响力,本田也被称为“信仰”。

通过车型配色来致敬粉丝,致敬文化,这一点广本走出了一条新路。不但要打动消费者,更要打动本田粉丝,更有助于给型格新车加上“本田正统”这样的精神加成。
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在配置上型格也有体现运动化。
型格的顶配和次顶配都配备了18寸的轮毂,而且轮胎也配的是225/45 R18的邓禄普SP SPORT MAXX 050运动胎,这款轮胎主打操控。而很多同级别的车型,在这个价位都配备了主打节能家用的轮胎,在操控性上明显差了一截。
而在最关键的动力总成上,型格更是打出了差异。
全系高功率1.5T发动机,同时也有同级车型很少拥有的配置:6MT手动挡+低重心设计+全方位运动化调校。这一点对于追求驾驶感受的人来说,型格显然更有优势了,手动挡的改装潜力巨大,这意味着,型格可以拿下改装市场一块地盘。

运动性是型格给出的第一个差异化,而第二个差异化是安全。
型格的白车身使用的钢材中,抗拉强度9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占整车身比例为24.5%,其中抗拉强度1500MPa的热成型钢使用比例达到10.6%。
用到热成型钢的紧凑级轿车本来就比较少,更别说是这么高比例的。
因为热成型钢不仅强度高,重量也高,大量使用热成型钢,油耗也跟着高,操控也会变差。在使用这么多热成型钢之后,型格的整备质量仅有1.3吨左右,可以说是同时拥有了高强度和轻量化。
除此之外,型格全系标配了10安全气囊、行人保护系统、胎压监测、ACL主动转向灯等等配置,主销车型上都配备Honda SENSING安全系统,囊括了ACC自适应巡航、TJA拥堵辅助、LKAS车道保持等。

这么一套下来,基本上安全配置也拉满了。
所以相比于同级车型,型格主打的安全和运动,成为其杀入市场的一张好牌。而就是这么一辆新车,刚出生半年,5月的终端销量就达到了7588辆。
在紧凑级轿车竞争日益火热的当下,型格需要面对的市场环境也更为严酷。
▍市场剧变,型格的机会来了
乘联会5月销量分析显示,A级轿车的总销量是34.44万辆,虽然占据了车市四分之一销量,但跌幅却是轿车领域里面最大的。
下降的原因大家都懂,很多家庭确实是没钱买车了。
即使是一直保持火热势头的轩逸也难掩颓态,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30.7%的下滑。除了轩逸之外,新宝来、卡罗拉、速腾和雷凌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丰田系的两款车销量跌幅最为明显,同比下降均超过40%。
在这一市场,主打运动的车型先天就会更小众一些。因为购买A级车的用户大多都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一辆车承载的是全家的积蓄,所以,空间大、省油、舒适的家用车会更多胜出。
而就在这个月,型格终端销量达到7588辆。
随着型格的热销,证明A级车市场也在发生变化。一味强调家用舒适取向的家用A级车,正在日益衰落,而更具特点、更有技术的车型正在纷纷崛起。
这样的例子不难找。
比如说在2022年5月,轿车市场排名第一的是五菱宏光MINIEV,这是新能源汽车受到热捧的表现。与此同时,两款混动车也进入了前十,这表明市场的风向开始向着更节油的方向转变。
所以说,轿车市场并不是前几年的“一潭死水”,胜出的都是没什么特色,更中庸的车型。现在的轿车市场更需要个性和差异——无论你是极致便宜,还是极致省油,或是极致运动,都可以在这个多元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现在的汽车市场,不怕你小众,就怕你没特色。这是主打运动的型格迎来的机遇,也是型格即将发力的起点。
市场格局会一直变下去。随着Z世代与00后消费者的出现,运动、科技将取代家用、平庸,成为这个市场新的统治者,而型格就刚好符合这样的变化。有道是“适者生存”,型格未来可期。
▍打破魔咒,广汽本田的“无上心经”
通过打造型格,广汽本田就很好地避开了兄弟车型的“坑”。
在广汽本田旗下,上市的兄弟车型并不少。比如东本CR-V的兄弟车型皓影,以及热卖的型格。
在此前的皓影身上,广汽本田就积累了丰富的兄弟车型打造经验,“相似但绝不雷同”。作为东风本田CRV的“亲兄弟”车型,广汽本田皓影换上了雅阁同款前脸,车身线条大气流畅。侧面熏黑式的轮毂,看起来尤为霸气,而且还与车身形成了较好的呼应效果。
所以,即便是东本的CR-V依旧热卖,也没有影响到皓影的销量。截止到2022年06月份,皓影最新月销量为6579辆,2022年累计销量为36805辆,在SUV中月销量排名第8名。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推出皓影取得成功后,广汽本田打造起型格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型格的热销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这或许对很多车企是个启示——新款车型要走出兄弟车型的光环,通过差异化配置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换句话说,兄弟车型一定不是另一辆新车的简单克隆,而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创新。
6月8日,广汽本田发布5月销量显示,5月终端销售5.2万辆,同比下滑15.6%;1-5月累计销量28.34万辆,同比下滑10.8%。广汽本田认为,这主要是受近期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冲击较大。
受到冲击下,广汽本田仍在坚定转型新能源。
日前,广汽本田全新电动品牌e:NP首款车型e:NP1开启预售,拥有CLTC续航420km与510km两种版本,官方预售起步价分别为17.5万元与20.5万元,新车将于6月上市。随着新车上市,e:N系列进一步扩充了本田EV、HEV、PHEV的新能源产品序列。
这意味着,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战略正加速落地。
只不过,广汽本田的新能源汽车表现不佳,正成为其转型的掣肘。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汽本田新能源车销量只有265辆,相比于比亚迪40万辆左右的销量差距明显。
在电动化浪潮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需要广汽本田尽快发力。随着e:NP1的预售,广汽本田将与传统车企、新势力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激烈厮杀。
不过,厮杀的结果如何,还要看这款产品是否能打动用户的内心。e:NP1从布局来看依然是油改电,按照计划,从 2026 年开始,本田才会推出采用“Honda e:Architecture”的产品,该架构才是更原生的纯电平台。

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广汽本田顶住了压力,把每一款车都做成了爆款,无论是型格还是皓影,都表明广汽本田是一家有想法、有决心的车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