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上汽大众方获悉,将对在售全系车型售价进行调整,其中燃油车上调1000-3000元不等,新能源汽车上调3000-5000元不等。至于调价原因,还是大家熟知的那个话术,受零部件供应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大环境原因便进行产品调价,大家觉得合理吗?

众所周知,受到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导致汽车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为此,新能源汽车企业从3月开始,纷纷官宣上调销售价格。至5月,已有20多家车企的近50款新能源车型宣布涨价。而此次调整不仅包括新能源汽车,同时还包括了传统燃油车,如此来看,似乎意味着各类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已经令一众车企难以承受。如今,上汽大众已经无法抗住成本压力,不得不对产品售价进行调整。至于接下来,还会有多少燃油车企宣布产品涨价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对于买过车的小伙伴都清楚,几乎所有的车型在终端都有几千至上万不等的销售优惠。而这些优惠都会通过一些返利等手段予以补贴返还。所以,问题来了,在疫情这样的大环境下,车企不容易,消费者就容易吗?与其明着调整这仨瓜俩枣的价格,莫不如在终端少一些优惠。

尤其是对于上汽大众,真想问问那些调价的领导,真得有必要吗?是为了搞噱头营造购车的紧张环境和氛围,还是真顶不住了呢?难道一款车的利润就那几千块吗?所以,在笔者看来,上汽大众也好,跟风者也罢,并非成本控制不住而涨价,大概率是不涨价就更卖不动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