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文/云中子
一
2021年,富豪们的“大玩具”超豪华车,卖断了货。
疫情持续,缺芯蔓延,经济形势不好……即便是曾经领跑行业增幅的奔驰、奥迪等豪华汽车品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但对于超豪华品牌来说,2021年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包括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保时捷、迈巴赫(参数丨图片)、布加迪、阿斯顿马丁等全球公认的顶级豪车,几乎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这一年,在国内起步售价610万元的劳斯莱斯库里南(图片|配置|询价),为劳斯莱斯全球贡献了40%的销量,并带动这一超豪华汽车品牌以49%的同比增幅实现全年5586辆的销售成绩,创下117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而劳斯莱斯车主现在的平均年龄,仅43岁。
这一年,中国市场为劳斯莱斯的英国老乡宾利贡献了4033辆的销量,占比超过全球销量的1/3,是宾利全球销量最好的市场,而车主的平均年龄也仅仅只有39岁。
这一年,梅赛德斯-迈巴赫汽车的销量增加至 15730 辆,同比增幅高达50.7%。中国市场居功至伟:约11000辆迈巴赫车型被卖到了中国,占比超过70%。数据显示,全球迈巴赫车主的平均年龄为46岁,而中国迈巴赫车主的平均年龄甚至不到41岁。
这一年,中国市场第七次成为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实现9.5671万辆的交付量,拉动保时捷全球销量达到30.1915万辆。而保时捷中国车主的平均年龄更为年轻,仅为35岁。
超豪华汽车,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二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马太效应,在疫情期间愈演愈烈。
顶级富豪财富的进程,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根据美国彭博亿万富豪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公布,全球前500名超级富豪的资产总值在2021年增加了一万亿美元。
但遗憾的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显示,以全球范围来说,最贫穷的40%人口到目前为止都尚未恢复他们因为疫情而损失的收入,而全世界更有超过一亿的人口因为新冠疫情而陷入极端贫穷。
类似的数据比比皆是。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21全球亿万富豪榜,2755名亿万富豪登上榜单,创下历史纪录,其中包括493名新上榜者。
富豪们财富积累的速度不断加快,并且这一群体呈现明显年轻化的趋势。《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球最年轻亿万富豪排行榜显示,共有十位30岁以下十亿美元级别的亿万富豪,总身家295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130亿美元。这一数据与超豪华车车主年龄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相对应。
从地域分布来看,美国和中国是超豪华汽车品牌最重要的两大市场,中国市场增速迅猛。
从财富分布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1%的高收入人群拥有美国10%的财富。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艰苦奋斗,前1%的人已经控制了美国三分之一的财富。财富正进一步向头部聚集。
同时,招行《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则揭示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一些微观变化。
其一,互联网、新能源等新经济、新行业发展迅猛,股权增值效应成了新富人群崛起的助推器,比如新兴行业中20%的人群通过股权实现财富快速增长;
其二,从职业结构来看,董监高、职业经理人(非董监高)、专业人士群体规模首次超越企业家群体,占比升至43%;
其三,高净值人群年轻化趋势凸显,年轻群体创富速率加快,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成为中坚力量,占比从29%升至42%。
财富新贵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超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顶级豪车称得上单件最贵的奢侈品之一,如劳斯莱斯普通车型售价在5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且具有一定稀缺性。劳斯莱斯CEO也表示,劳斯莱斯将进一步演变为真正的奢侈品牌,而不仅仅是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超豪华汽车已经不仅仅是车辆,更是身份的象征。
三
不过,目前处于增长巅峰阶段的超豪华汽车品牌,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全新挑战——电动化转型。
究其原因,全球都在积极履行节能减排和碳中和,中国作为多数超豪华品牌的最大单一市场,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
而超豪华汽车品牌的消费者,多为功成名就的社会人士,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一人群所在意并希望传递的理念。
但对于超豪华汽车品牌来说,电动化的转型往往更加艰难。
兰博基尼、宾利、迈凯伦等超豪华汽车品牌一直以大排量发动机和强大的运动属性闻名,与V8、V10、V12等大排量发动机伴随而来的轰鸣声浪也成为这些超豪华品牌跑车的“标配”。
不过,对于油耗一向不敏感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开始推进“油转电”的进程,这一改变的到来比想象中还快。
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等品牌已经相继发布了激进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1月26日,宾利宣布,将在英国克鲁研发制造首款纯电动车型,2025年下线;并计划自2025年起之后五年内,每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未来10年将投资25亿英镑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2030年,宾利将实现全系产品纯电动化及全面碳中和目标。
无独有偶,近日一份兰博基尼的新车规划也显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将在2028年推出。在此之前,到2024年底,所有产品线将实现混动化。为了推动混合动力的发展,兰博基尼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投入超过15亿欧元,这也是该品牌有史以来的最大投资。
就连曾公开表态“永远不会生产电动汽车”的法拉利也开始妥协。
2021年10月,法拉利首款搭载V6混动系统的超跑法拉利296 GTB在上海完成了首发。此后,法拉利又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纯电车型Testa Rossa J,是法拉利1957年发布的法拉利250 Testa Rossa的复刻版本。尽管新车比例仅为1:4,实际上是一款“玩具车”,并不具备上路的条件。但也彰显出法拉利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姿态。
而劳斯莱斯则是最早迈向电动化的超豪华品牌之一。
要知道,早在2014年时,劳斯莱斯CEO托斯滕·穆勒·奥特沃斯(Torsten Müller-Otvös)曾确表示不会做电动版车型,但4年后却改口称电气化才是劳斯莱斯的未来。去年9月,劳斯莱斯官方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车闪灵的谍照,表示将在2023年四季度正式上市。同时还宣布,劳斯莱斯产品阵容将于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为了迎合电动化的需求,劳斯莱斯欢庆女神立标也将随之做出调整。
这一久负盛名的立标诞生于1911年2月6日,到今年该标志已经有111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与升级,随着劳斯莱斯即将推出纯电版闪灵,欢庆女神整体高度将从100.1毫米降低到82.73毫米,这也是闪灵整体降低风阻的一部分,根据目前的数据,闪灵的风阻系数降低到了0.26。
为了纯电车型,劳斯莱斯拼了。
当轰鸣声消失,超豪华品牌可能无法继续守住源自发动机声浪的“灵魂”,但只要稀缺、奢侈、尊贵的标签还在,就不会缺乏购买者。
天下一言: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