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况介绍
年初知道家里要多一个人,虽然家里有两台suv,不过想到四口子逢年过节回娘家跑长途,还是得要一台七座车,SUV应急用的七座不靠谱,还是得要MPV,我应该属于最核心的用户群了
💰费用明细
广州现在优惠1w,还有3K置换补贴,没用力谈,主要是预算内,有现车,从试驾到定下来就三天时间,匆忙了点
🧮选车对比
年初想着基本就是40内预算,m8和塞纳,一个是广州本土牌子支持一下,自主销量也是最好的,另一个自己开着丰田王,对丰田还算挺认可,当然其余主流的也是对比过了
先说结论吧,嘉华只能说是现阶段市场上极致的实用主义下的最优解,我不知道是我家状况特殊还是自媒体压根没把握到点,二(或多)胎对七人车的刚性需求之一难道不应该是isofix接口么,选到最后考虑了各种使用场景,两娃一前一后,三排至少带一个isofix就几乎是必需品了,而市面上主流三排带isofix的MPV可谓少之又少,嘉华(2对)、威然(2对)、GL8(仅六座艾维亚版2对)、传祺m8(仅最新的大师旗舰带一对)、荣威imax8(仅最新官方改装袋鼠版带一对)
m8:好感度最高的一台,本地品牌加持,自主销量成绩优秀,外观设计好看,尺寸也合适,一直没定主要是几个小细节(全车居然只有前排带一键升窗、三排没有isofix接口、尾箱空间小、全车没隔音玻璃)还有一些遮阳帘这种小问题可以后期改装,坚守到12月底终于等到了大师旗舰版,除了尾箱问题其余都解决了,还换了nappa皮和仿麂皮绒,可以说完全配置拉到满的地步了,28.98车价都在预算内,芯片短缺没优惠什么的其实都不在意,几乎就是钱都拿好去四儿子店,结果一问销售要么就是不接受订车,要么就是等半年,最后靠关系打听大师旗舰要三月才可能排产,第一批车估计也得五一前才提得到,最主要销售一副不愁卖的样子就一直hold着不下订
塞纳:好感度次之,预料中要加价1-2w了,毕竟我买个RX当时也加了3w,当初想着顶配算上加价45能下来可以咬咬牙贷一些,优点自然是混动带来的优秀低扭动力,人性化加长的上车扶手杆,同级最优的储物空间等等,然而这车家用也有不少痛点,一是被自媒体吹上天的C口充电,我手里电子产品也不少但C对C的线就只有ipad一条,二是作为家用主打(听说北美是用来拉货的)的车三排的isofix口在这一代却取消了,三就是不得不题经销商了,销售态度傲慢不说,加了价还得当孙子等半年左右,如果说咬牙加了钱买回来的却是漫长的等待和有局限性的使用场景,这车我不知道会适合什么类型的家庭呢
GL8:本身对通用没什么好感,唯独试了六座艾维亚的版本,全家都满意,广州加2w下地大概54个,确实是给到独一档的豪华感,先不说值不值,至少市场上这个配置找不到性价比更高的对手,唯一能挑出的毛病就是6座独立的车型没有一个可以平放二宝换尿布的空间吧,加上能力有限,家里人也不舍得买个这么豪华的工具,放弃做梦
两本田:公司的车这几年一直都是租的这两货,属实半长测了,品牌、价格、功能、驾驶感受几乎可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缺点就是底盘隔音太差和绝对空间太小,硬扯的话南方地区没通风有点不应该,本田这两兄弟就像IKEA的样板间,百变的空间,总要腾挪一下取巧,把60平住出80平的感觉,不过终究还是60平的房子,加上主观对这两车没有任何新鲜感,多少是有点不公平了(笑)
imax8:对比m8综合也是各有优劣(简单说imax8乘坐感优,m8内饰优),先入为主如果选自主的话就只选m8,所以没多考虑了
最后为什么选嘉华:在广州车展第一次看过现车,内饰真的很朴素无爱,塑料感也是和塞纳一样挺强的,除了留意到三排有isofix接口,留了个销售电话就走人了,加上偶尔都会看到自媒体被充值一般推荐这车,我也加入过车黑的行列(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那天也是茶余饭后撩起家里人去附近四儿子看看这车,结果乘坐感比较明显优于m8,始终大牌子做底盘还是要比国产好,便仔细打量了一番,这车着实也是现阶段在使用上最满足的,优点基本就是实在,该软的地方软,其余都是硬塑料,足量的储物与乘坐空间和点到为止的用料,能吃92粗粮,真就你老老实实用是绝对满足,只是一点豪华感也不给你,缺点是品牌认可度和那台国产车机,在接下来一段日子恐怕要忍受各种跳BUG了
✏️新车初体验

验车中

黑外米褐内现车
本打算过年要四口子挤RX回娘家,没想到有台现车,似乎就是安排好的,兴奋上头就多要了几次保养和固定踏板够用就定了
有一点不得不吐槽的,主驾左边那个盖子究竟是干嘛用的,整天以为是储物盒有没有,能不能有大佬开发一个小储物格嵌进去……提的顶配驾驶辅助基本该有都有了,L2基本不会开,可是为什么就不能给配个外后视镜防眩目,奶爸不都为了避高峰节假日高速开夜车多么(有同感的兄弟没)……不过以这车的销量看,国内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去开发这些功能了,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