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滴滴出行 宣布,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该热搜话题阅读量已达1.1亿。图源:新浪微博
官宣启动退市,这距离滴滴在美国上市,仅过去5个月的时间。
今年6月30日,滴滴悄然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该次IPO中,滴滴发行价定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ADS的发行区间上限。
滴滴也成为了继2014年阿里巴巴之后中概股第二大IPO。上市首日,滴滴市值一路飙升至800亿美元。
截至12月2日收盘,滴滴出行现价每股7.8美元,股价整体跌幅超过五成,已经“腰斩”,最新市值约376亿美元。
此前报道
滴滴遭网络安全审查,公司回应
7月2日晚间消息,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出行安全审查。
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对此,滴滴出行回应媒体称,滴滴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我们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网络安全风险,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能力。
根据2020年4月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组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
(二)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
(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
(四)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
(五)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公开信息来看,滴滴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出台以来首次被公开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
7月4日,滴滴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要求下架App应用商店并接受审查。
7月9日,网信办再度发布通报,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继“滴滴出行”APP全网下架后,滴滴旗下25款APP也被要求下架,这25款APP涉及滴滴旗下顺风车、代驾、Uber、金融、货运、配送、公交等各领域业务。
7月29日,滴滴出行表示私有化传闻不实。
你怎么看滴滴退市?
■来源综合:@滴滴出行、观察者网、证券时报
■越玥整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