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黑粉们,欢迎来到电动黑马
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黑马看到了一条新闻,拜腾汽车申请破产。
这条新闻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其一个“壮举”,烧光84亿元,但是却没有一款可以量产的车。

当时黑马不以为然,只要你细细了解就会发现,破产重组的申请人不是拜腾,而是因为拜腾欠了太多钱,被上海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申请强制拜腾破产重组。
而法院也还未受理,拜腾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一切都还有转机,拜腾破产什么的,太言过其实。
但就在近日,这起破产清算案件正式开庭受理。破产清算基本就是把能卖的资产都卖了,以还清债务,一旦受理,也就意味着拜腾基本上没啥翻盘的希望了。

要知道这拜腾汽车名头可不小,其造车阵容,放眼整个新势力来看,都是底气十足的,在当时是和蔚来、小鹏、威马并列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在创立之初,就拉来了“宝马i8之父”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在东风英菲尼迪、华晨宝马担任过高管的戴雷(Dr. Daniel Kirchert),以及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CEO付强。
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在汽车这个行业中独挑大梁,更不用说一下子集齐了这些人,造车最重要的人才,拜腾并不缺。
并且还获得过众多资本的追捧,先后有腾讯、富士康、宁德时代和一汽集团等响当当的公司投资,进行了6次融资,前四轮融资金额就达到了84亿元。
按理说,要人有人,有钱有钱,这造一辆车不是很简单吗?
但实际情况是,仅在投资后的一年时间里,于2017年富士康和腾讯就相继撤资,而其后来引入的一汽集团,还把“宝马i8之父”毕福康给逼走,其表态:“一汽并不在意拜腾公司的发展,而是希望控制拜腾的工厂和电动车平台”。而在2019年,拜腾一汽领投的C轮融资却迟迟没有到位。

到了2020年,疫情的到来,苦盼一年资金的拜腾,更是求而不得,过后不久,拜腾汽车被曝负债 86 亿元,中国区停止运营,北京、上海办公室退租,南京总部停产停工。而到了 2021 年 1 月,拜腾中国区(不含香港)所有公司在已经停工停产半年后,又宣布继续“放假”6 个月,然后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结局。
怎么说呢,就是运气挺差的样子,但是拿着一手好牌的拜腾,还能把牌打成这样,除了运气之外,拜腾自身的原因也不少。
拜腾也不是没有发布新车,早在2018年的时候,拜腾就发布了首款新车M- Byte,但是却一直没能量产。
也不是拜腾不想量产,前后多次融资也都是为了量产这款新车,也多次宣称即将量产,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具体的原因是,新车设计过于超前。
特别是那块48英寸的曲面屏,被戏称为“买电视送汽车”。
据拜腾方面的说法,这块屏幕是与京东方合作,耗时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打造成的,方向盘以及驾驶触控屏也是历时了两年多的时间研发出来的。同时互联系统也十分超前,开放式的数字云平台,并且号称还会引入5G。

但时至今天,这款车却还是处于PPT中。
超前,往往意味着技术上的不成熟,难以量产,即便是量产,推动项目落地,也是需要烧钱的,这也是拜腾前后融资多次,而车也未能量产的主要原因,而投资者也不是傻子,看到量产难上加难,自然也不愿意继续投资。
总之,前前后后多次融资,吸引一大堆人才的拜腾,折腾来折腾去,最终也没能有一款车能够量产。
这就挺让人感慨的。
发布的M-Byte,产品形态上很强势,钱、人也都不缺,如今被破产清算,这也是对如今想入局造车的后来者一个警醒。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真的不是谁都能玩得动的。
产品落后也不行,超前也不行,而要恰好才行,而做到恰好,就是需要很多恰好的时机了,否则即便给你两个王四个二,这牌你也不一定能打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