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对比讲解本田混动和丰田混动,以及如何选择?

    车技可头像车技可头像
    车技可2021-10-22

    视频版:
    对比讲解本田混动和丰田混动,以及如何选择。


    图文版:
    丰田混动和本田的混动怎么样去比较,包括他们的车怎么样去选择?

    这个话题呢,其实很早就想讲,但是话题比较大,所以迟迟没有去讲起来。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去聊一下吧。

    我们大概分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讲这种偏理论的,比方说它的结构原理、工况等。

    第二个是讲它的整车的一些驾驶情况,包括这个车怎么样去选。

    当然要特别强调,就是说我们今天讲的话都是偏理论的,并没有目前的一些试驾、实测,在里面或者说会比较少,基本都是讲理论的东西,所以大家去选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以我们讲解的理论基础再结合自己的试驾去做选择。

    我们先从简单的讲,就是本田的immd,丰田我们讲的是ths。

    本田虽然混动有好几套,但是我们讲的是immd,这个要强调下。

    如果涉及到车型的话,我们会以本田的雅阁混动去对比丰田的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混动,这是他们的代表车型。

    本田的immd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种模式,我们叫它串并联也好或者叫它什么也好,它实际上是在一个串联或增程的基础上去增加个离合器。

    怎么讲?

    比方说你纯电的时候是个电池,就带一个驱动电机,这就是纯电或者电车。

    那如果我现在去增加一个发动机,给它干嘛呢?给它去提供动力,烧油提供动力,那这个时候发动机去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出的电再去给驱动电机供电,同时也给给电池去充放电,这就是它的一个串联模式。

    然后本田immd 是在串联基础上,去增加了一个离合器。

    这个离合器干嘛?可以把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到驱动桥或者车轮上去。

    这个就是本田的immd,串联加一组离合器,所以叫串比联比较合适。

    然后对应的它的这个工况也比较简单,比方说第一个纯电。

    我就是用这个电池去带动驱动电机,然后这个车就可以跑了,同时也可以去回馈制动,再生制动,就是车减速的时候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是一种工况。

    第二个叫串联工况,本田虽然叫混动,但我觉得串联比较合适。

    就是说这个刚刚说的发动机动作,带动发电机,发动机再去给这个驱动电机去供电,然后这个时候电池可以根据当时的工况以及电池的电量情况去选择备用、充电或者放电,电池是可以调节的。

    还有一个工况就是进入直驱,一般本田它是认为在中高速的这种稳态巡航,没有大动力请求的时候,可以进入直驱。

    这个时候本田认为它的效率比串联更高,因为直驱的时候是直接的机械链接,就没有当中的到发电机,到pcu,然后再到驱动电机,这个几次的能量转换,它认为这个更高效。

    就是发动机起机之后,直接通过离合器,把动力传递到这个驱动桥,到车轮去,这就是本田的工况。

    然后我们后面再讲这个丰田的 ths。

    Ths,从丰田的97年的第一代普瑞斯推出来。

    然后到现在的话应该是相当于是第四代的THS,但是丰田仍然叫它THS II,它没有去一代代改名称。

    它的结构的话,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行星架ths,这个是它的核心,或者有人叫它这个动力分流,还有一个叫转速耦合,就是一个行星齿轮组。

    有的叫行星排,中间太阳轮,然后再往外是叫行星架,行星架这个小的行星齿轮,然后形成个架子,再往外面是一个齿圈。

    那丰田的混动怎么连接的?

    中间的太阳轮是连接的发电机(MG1),行架是连接的发动机,外圈尺圈是连接的驱动电机(MG2) ,是这样的一个连接方式。

    然后它的齿比关系是什么呢?

    太阳轮是30颗齿,然后这个小的行星齿轮是23颗齿,外圈是78颗齿。

    这样有一个齿比关系,什么关系呢?

    齿圈比上太阳轮的齿比关系是2.6倍。

    所以有了这个齿比关系,然后行星架的话可以认为是跟太阳轮是3.6倍关系,这样两个尺比关系。

    有了这个齿比关系之后,我们就会相应的有两个等式。

    第一个是扭矩分配的一个等式。

    就是一旦这个发动系统行星架动作之后,它的扭矩会分配72%左右或分配到齿圈去啊,这是齿比关系,然后28%会分配到太阳轮去,发电机,这是它一个扭矩的分配,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还有个转速的关系。

    就是尺圈的转速加上2.6倍的太阳轮转速等于3.6倍的行星架转速,这是个转速关系。

    有了这个扭矩关系和转速关系之后,就可以通过这关系,我们用 ecu 也好,这个什么 pcu也好,来控制它的发动机,用发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它的负荷和工况。

    这个是叫行星齿轮组,或者 ths 最核心的一个逻辑在里面。

    我们特别强调一下,就是这个发电机的作用,前面的本田 immd 我们没有讲,这里也补充一下。

    本田 immd 发电机很简单。

    第一个是带动发动机工作,第二个发电,发电机嘛。

    然后丰田ths,它这两功能肯定有是吧。

    发电和带动发动机肯定是要有的,然后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本田的 immd 是没有的。

    它要去实时的调节自己的转速,然后去调节发动机转速。

    因为我刚刚说过,它有那个转速关系是吧,所以它的发动机要根据工况负荷去调节这个转速。

    那它怎么来的?就是通过发电机去调节的。

    是这样的一个调节关系。

    我们再去讲丰田 ths 的一个工况,首先纯电,这个其实跟本田的 immd 差不多,它的电池带动驱动电机去驱动车辆。

    然后这个时候,因为发动机是不动的,所以它需要去用发电机来这样的一个空转,去保证发动机不动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它就没有本田那种纯粹的串联或者是纯粹的并联工况。

    它就是什么呢?它就是说一旦发动机开始起机工作之后,它一定是有两条动力线,刚刚说过了,因为72%的扭矩到齿圈,28%的扭矩到这个太阳轮。

    所以这个时候它是有一条机械的动力流,就是发动机到齿圈,到车轮。然后还有一条是这个电气的动力流,就是发动机到发电机,然后再到驱动电机,这样两条线。

    所以它这个工作的模式,我觉得应该叫混联更合适,因为它没有单独的串联或者并联,你可以认为它一直有并联,它这个串联线也有,它并联线也有,而且它的并联跟本田那个并联还不一样。

    所以我认为它应该叫混联更合适,本田的我们叫串并联。

    这两工况讲完之后,我觉得其他工况都可以认为是这两个去演变的,我们就不细讲了,这样的话工况也就讲完了。

    再往后的话,我们讲这个两车的驾驶感受,我们就以刚刚说的雅阁混动和凯美瑞混动来去大概讲一下。

    先说动力性能,动力性能的话应该是这个中低速的时候雅阁更厉害,但是上了高速110,120之后,凯美瑞混动更厉害。

    因为它倒不是说一定是因为它的发动机的排量问题,不是啊,主要还是在于它电机的功率的匹配。

    本田的这个电机功率是135千瓦,丰田的这个电机功率匹配是88千瓦,然后它们在从零起步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两者的增加的幅度,或者这个斜率差不多,但是到了大概车速50左右的时候,丰田的88千瓦电机就可以,它的齿比的配置就达到了它最大的功率88千瓦。

    这个时候电机的功率是不增加的,它的增加只能靠发动机,那么发动机的功率或者轮上牵引力的爬升是没有电机快的。

    本田还是按着原来的斜率在跑,但是丰田的就变慢了,以前这样的现在变这样了,所以它在我们算下来的车速大概是50-110这个区间,它的功率是没有本田高的。但是达到110之后,丰田的整个系统功率更大,所以它的功率会反超本田的功率,那么在高速以后,这个丰田就更厉害。

    所以在市区加速应该是本田更厉害。

    这是我们去做的一个理论计算,而且从我们找到一些实测数据来看,确实也是支持这样的一个理论基础的。

    这是动力的感受。

    第二个燃油经济性。

    其实两者燃油经济性,从目前各自最新的一代看来应该是基本相当的。

    本田的第二代 immd 推出来的时候,其实是超过了丰田的上一代的。

    但是丰田推出第四代的THS之后,这个两个其实又差不多了,整体可能还是丰田还略微占点优势,但基本差不多。

    第三个就是一个驾驶感受的问题。

    驾驶感受,我觉得应该是本田占优的。

    为什么?因为它就是电机驱动特性。

    我们刚刚说过它的直驱只是在中高速相对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才会去切换,而且切换那一下的话,有那么一点点动力的切换变化,但是还不能叫抖动,有那么一些小的一个闯动吧,但是其实还是很平稳的,所以它基本就是电机这个特性。

    然后丰田就不一样,丰田因为你一旦有动力的变化,它都是要先去调节发电机转速,然后去带动发动机,然后这两个转速去匹配,你永远都有一个先要去计算,然后再去执行的过程,而且还是两个要去匹配,所以它的这个平顺性还是肯定不如本田的,尤其是动力变化这个情况。

    包括刹车,据说也是没有本田标定得这么线性。

    这是我们去掌握的信息,所以驾驶感受的话应该是本田的更强一些。

    这个没办法,因为丰田的这个控制系统肯定比本田要复杂多了,肯定要更复杂,因为它的行星齿轮要调节这个转速,调节负荷东西。

    再往后呢说一个可靠性,可靠性的话应该还是丰田的更好。

    因为大家想,丰田第一个时间更久,97年推出来之后,这么几代的,四代的THS变化。

    不管是它的积累的经验也好,还是说我们从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这个反馈也好,基本上反正我没看到说这个有坏的,或者说没有这种批量的或者是同一个故障问题,比较多的故障没看到。

    但本田就不一样,本田第一个出的比较晚,13年才出来这样的一个 immd。

    第二个它的结构上是有个离合器的,毕竟离合器会有一个结合、断开这样的一个动作。

    第二个油压控制,这个总归会结构上就有风险,包括本田去年就开始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就是那个变速器有一个轴,花键磨损。

    当然那个不算是结构和原理的问题,是加工的工艺或者是材料本身的问题,但也毕竟出现问题是吧,所以本田这个可靠性虽然也还行,但是毕竟不如丰田的这个简单,这么的可靠。

    再往后的话就是价格的问题。

    整体来说本田的,不管是它的定价也好,还是它的优惠也好,我觉得应该都是比丰田更便宜的,这个它相当于打性价比。

    所以结合这些的话,至于怎么去选择?

    我觉得如果你是更在意驾驶的感受,那我觉得应该本田更合适,纯电机特性。

    如果你跑高速比较多,希望高速动力更好一点,那应该是丰田更合适。

    如果你说要性价比,那也是本田更合适。

    反正就是这样的一个倾向吧。

    当然还有一个品牌和保值的问题,品牌保值的话,我觉得两个保值应该都还差不多吧。

    首先第一个他们都是比较保值品牌。

    第二个都是混动车,混动车的这个保值肯定不如燃油的,从目前这个市场来看。

    所以最终怎么去选,我觉得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跟车的特性去选择。

    希望我们今天这个分析跟讲解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万次阅读
    310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310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