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辆车、10位老友、600小时、8000公里,跨越三个省,途径四处无人区……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达人之所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一场计划中去穿行的古朴而又古老的地方——北纬35度。露营或者借住,感受随性又自然朴素的生活,车绕千山折又回,云接岚气自徘徊,旅行得新朋,在客如家乡。


久居深圳,那种快节奏的单调城市生活,常让一群爱马的人躁动,内心常涌现强烈的冲动,要去远野放马高歌。一群马友一拍即合,推举出队长后,请他规划线路的要求很简单:开最野的车,走最烂的路,喝最烈的酒,看最美的景。


开越野车当然要走最野最难的路,
在车上才能感受在路上的精彩。
队长打开电脑,目光聚焦在地图上,考量极限状态下牧马人(图片|配置|询价)的可能性,结合历史上的古道,如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吐谷浑道、洛克之路等,反复推敲之后这条线路最终确定在北纬35度。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线路很多点都是半无人区状态,有难度就有要求,我们的车队必须具备野外生存的能力和条件。

首先是设计大帐篷。要去的地方大都是冰天雪地,可能风大、雪大,而且是高原,气候多变,还时有猛兽出没,保障集体生活的安全、方便是关键,晚上睡觉也能互有照应。

其次是改车。虽然牧马人本就为极限越野而生,然而越野无定式,为了能抵达更野的地方,改装以及加装救援设备是必须的。同时也要备上必需的保障维修配件,工具和户外生活器具,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把这一切都托付给了玩马圈子里口碑不错的西安吉瑞克专修杨麟,请他随队,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探索与挑战
一行10人,坐等号令。进入3月时,南方早已春意盎然,深圳也有了初夏的韵味,而北方还没出冬。正是好时机,队长一声召唤,我们带着深圳的热情出发了。
队伍按时在西安汇合,整顿编队后继续前行,方向西北,第一个站点是扎尕那。

这不是游扎尕那最好的时节(这里海拔3000多米),但却是我们必须经过的环节,在这儿适应高原避免高反,后面海拔可都是4000米以上了。

在扎尕那,找到一家唯一开门营业的餐厅吃过东西后,就直接进入洛克之路往石头城的方向开进。这时的窗外已经有了雪花,随着海拔提升,山更白景更美,雪也下得更大,车台的对讲热闹起来……慢慢的,地上的雪明显更厚。抵达垭口的时候,车队第一次陷车了,此处正是路途中的第一个最高点,海拔4000多米。大风夹杂着雪花漫天狂舞,视野不过几米,我们还穿着普通非御寒的衣服,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等风雪消停,似乎遥遥无期……

自救,下车,加衣服,换鞋子,拿工具……
原本计划在此露营,这天气只剩下冷酷。此时,往前走还是往回走,队伍出现分歧了,最后决定,俩个车往前先探路,其他车辆原地待命。走了200多米,再次陷车,下车查看发现路面的雪下是冰,队长AK决定“回头是岸”。


热爱驾驶的我们,好像运气常在,等待中雪居然慢慢停了,风也减弱,云开天晴起来。队伍开始兴奋,拍照、摄像,各种逆光、调角度、换姿势,这架势,人好像“疯”了一般。在这恰当的时间地点,大自然告诉我们,风光总在风雪后,但风险无处不在,必须小心谨慎。
龙羊峡水库上游,狭长的湖面、天蓝色的湖水,在下午斜阳的照耀下,散发出静谧的妩媚。队长把队伍拉到湖边,说今天就住这。这是第一次10个人,开始户外露营,锻炼磨合野外生存的技巧。大家齐心协力,很快顺利地支起帐篷,搭起桌椅,架起厨房。

有队友在湖边垂钩,晚上大鱼宴等着尝鲜;有队友用镜头360度记录着这一刻;有队友取出各种户外设备,有大电源,充电不收费。
不时飘来的咖啡香,继而又茶香四溢,夕阳下,大伙品茗畅谈,情到浓时酒更香,燃起篝火可狂欢。
在诗和远方之间

行进中的次日,遇到冰湖。它总让人好奇要窥探其天姿,感受它的野性。抵达时哈拉湖已是下午,硕大的冰湖,远处雪山连绵,冷风阵阵。茫茫原野之上需要先找到露营地点,居然发现一个工程棚,门敞开着,看样子足有半年以上没用过。竟然还有取暖炉,墙壁也是彩钢板的,可比我们的大帐篷抗风。天赐恩惠,大家齐心协力,腾空间搞卫生,生火,做饭,上酒,在路上如此体验生活也是快意的一件事。
来过不要错过,冰湖越野去,下到湖边,湖之大一下显得我们的车队渺小至极,站在山上看行驶在湖面的车队,像一队小蚂蚁。冰面其实也不都是平的,有高低、裂纹、厚薄,充满各种风险,虽如此,野性的马还是能驰骋如飞,潇洒漂移,旋转自如。

穿戈壁过雅丹,土地沙化干旱,植被稀少,似乎一下把我们从冰冻星球拉到了火星。阳光下,处处色彩浓烈,走在这些色彩恣意变幻的山中,好像来到了上帝的调色板,云影交错中,似虚似幻。穿行在干燥的季节性沙河床上,腾起烟龙景象蔚为壮观。
穿越黄河源时,过高山草甸连绵几十公里,景致特别又极度原始,车队总会停下来,想把它拍下来却似乎很难抓住它的神韵。

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群山中居然有一座寺庙。停好车直奔庙堂,因为还要赶路,原本打算短暂参观就会离开,却发现门外被围住了。这时,僧房的四五个年轻喇嘛,赶来为我们开门并热情导讲,始终笑着回答队友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中只有一位年长些的喇嘛,会不太流利的汉语。这让沟通变得有趣,笑声不断。
这一晚我们借宿在寺庙中,第二天一早,大家还没醒,寺中的工作人员又赶过来加旺炉火,烧热水为我们起早准备。
走时,他们一直挥手相送……

焫茸冰川,深藏在布加雪山之中,少有外人能目睹它的神韵。当我们来到时,天公不作美,风雪交加,大地一片雪白。雪深处达30公分以上,为了进入到冰舌下面的冰湖边,我们选择了湖水冲出的河道,冰水潺潺,几十公分大的鹅卵石布满河床,牧马人左躲右避择路慢行,来到了湖边的一片小沙地,看天气要赏冰川之美得看明天了。
这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的高峰,希夏邦马峰。在5000多米的山腰处,有几个蓝宝石般的美艳湖泊,从来都只有高山徒步的强人才能到达那里目睹它的英姿。


行走在冰川一侧,
你可以感受这自然带来的视觉享受。
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开着牧马人上山。来到山脚一看,惊呆了,满山遍野都是大小不一的滚石,这大概是古冰河世纪的遗迹吧。

上!车队左突右钻,却一次次退下来。此刻,队长的牛脾气来了,说“我就不信了!”,他单车探路迂回向上,再徒步登高查看地形,过沟翻山……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破石头阵后,车台通知我们后车跟上。
山腰中居然密藏着三四个湖,互相依偎又紧靠着主峰,神山的巍峨,微波荡漾的蓝湖,逆光下让人叹为观止。
结束语:

一路我们遇到许多令人惊艳的湖泊,
一眼望去似乎可清澈见底又深不可测。
8000公里越野,跨越甘肃、青海、西藏,近5000米落差……几乎每一公里,都是一场视觉与色彩的盛宴。数不清的雪山圣湖,翱翔于雪山与荒原之间的雄鹰,一个个心怀善念与信仰的人们……
世界上最极致的山和湖,最古老的文化,在我们眼前交替上演。
一场雪域高原的极致之旅,一条景色与人文并重的穿越之路,这就是最终极的“诗与远方”银河与月光共照,深邃而神秘喜马拉雅山脉,雪山连绵,高耸云端,横亘大地。
编辑/天择 文字/ 叶剑新
摄影/刘永报 后期/阮明礼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