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您身边的汽车专家天马行空,喜欢的点赞关注哦~
在汽油内燃机领域,气、油、点火是三大核心要素,所有汽油发动机的进化都会围绕着这三点展开。其中,进气方式和进气量又决定了性能和油耗的上限。因此各大整车厂各显神通,都在气门上做各种文章,诞生了液压可变气门、电动可变气门、可变气门时刻、可变气门升程等等技术。
上古时代,本田VTEC称雄,一鸣惊人。如今更是百花齐放,保时捷CPS,丰田VVTL-i,奥迪的AVS,奔驰的CAMTRONIC,通用的IVLC等等,几乎各大品牌都有着独门绝技,其机构应用,设计思路,工作原理都不相同,但是都实现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提高性能扭矩,降低机械损失等设计目标。
今天我们聊一聊宝马引以为傲的Valvetronic技术,该技术也是宝马一代神技。从2001年发布以来,目前已经升级到第四代,N42为第一代Valvetronic(2001年~2004年),N46、N52、N62为第二代Valvetronic(2001年~2010年),N55、N20等为第三代Valvetronic(2010年~2015年),而B48、B58等新一代的发动机才用的是第四代Valvetronic(2015年~至今)。
本文技术难度较高,按需观看。
1 宝马为何要搞Valvetronic?
众所周知,传统发动机是通过节气门机构控制负荷,如果不使用涡轮的话,想要在该机构上大幅提高发动机功率很难,因为进气首先需要通过进气管,空滤,节气门,进气门,然后才能到燃烧室中,在这么多部件中,进气的泵气损失会很大。如下图所示,OT是燃烧室活塞上止点,UT是燃烧室活塞下止点,1-进气门打开,2-排气门关闭,3-进气门关闭,4-排气门打开,5-点火时刻,真正参与燃烧做工的是A段(发动机做工行程),泵气损失的能量是B(进气行程和压缩),如果能够降低进气行程的阻力和损失,那么发动机热效率就可以提高,性能也就能更强了。

图 普通四冲程发动机压力循环
因此这是宝马研究Valvetronic技术的初衷,Valvetronic技术称为电子气门技术,是具有全可变进气门升程控制功能的气门驱动系统,它替代了传统的节气门机构,发动机动力输出由全可变进气门升程控制。
如图所示,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让节气门保持一直开启,通过控制Valvetronic系统的进气门关闭时刻(图中点3)来控制进气流量,与传统通过节气门控制负荷的发动机相比,进气装置内不会出现真空状态,就是说不会在进气过程中产生负压而消耗能量,图中的B区域面积变小,损耗降低。

图 宝马Valvetronic系统四冲程发动机压力循环
宝马应用Valvetronic技术的发动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不需要节气门的发动机。
2 Valvetronic结构是什么样的?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中,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气门行程,但是其还有一个附加气门行程控制单元,这个控制单元主要控制伺服电机,从而调节偏心轴,为了获得理想的动态性能,需要很高的电流强度。伺服电机带有整流器的直流电机负责调节偏心轴,偏心轴上有传感器测量偏心轴转角,从而识别目前的角度。在第三代产品上把普通直流电机变为新型无刷三相直流电机,并且集成了偏心轴传感器,偏心轴传感器采用了霍尔传感器。第四代产品上最明显的特征式可以从外部看到伺服电机,且对性能参数有相应调整。比如气门调节范围由190° (N55)提高至253° (B58);蜗杆传动机构传动比改为37:1;滑块更细更轻,仅需一个螺栓即可连接;回位弹簧不再采用螺栓连接,而是采用插接的方式紧固;取消了用于润滑蜗杆传动机构的机油喷嘴;伺服电机更小、更强劲。

图 Valvetronic电子气门结构
3 Valvetronic系统的原理?
伺服电机布置在凸轮轴上方,用于调节偏心轴。伺服电机的蜗杆嵌入安装在偏心轴上的蜗轮内。进行调节后无需特别锁止偏心轴,因为蜗杆传动机构具有足够的自锁能力。

图 通过伺服电机调整偏心轴,从而控制气门行程
偏心轴扭转可使固定架上的中间推杆朝进气凸轮轴方向移动。但由于中间推杆也靠在进气凸轮轴上,因此滚子式气门压杆相对中间推杆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中间推杆的斜台朝排气凸轮轴方向移动。凸轮轴旋转和凸轮向中间推杆移动使中间推杆上的斜台发挥作用,斜台推动滚子式气 门压杆,从而使进气门继续向下移动,进气门因此继续开启。中间推杆改变凸轮轴与滚子式气门压杆之间的传动比。
在全负荷位置时(如下图),气门行程和持续开启时间达到最大值,此时气门行程为9.9mm(第一代9.7mm)。在怠速位置时,气门行程和持续开启时间达到最小值,此时气门行程为0.2mm(第一代0.3mm)。从最大到最小行程相差38.8倍,而从最小开启深度变到最大开启深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只要0.3s。这套机构非常敏感。

图 最小气门升程和最大气门升程位置图
详细的Valvetronic系统进行控制调节的内容可以参照这个视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