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可谓收获的季节。对于理想汽车而言,不仅收获了9433辆的单月成绩,再次霸榜新势力销量,可谓春风得意。然而,除了成绩,理想汽车还收获了对其抄袭的质疑。
在此之前,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被指责存在“抄袭”嫌疑。难道说,抄袭是新势力崛起的必经之路吗?

理想深陷“抄袭门”
月初,知乎拆车实验室对理想ONE进行了拆解。让人意外的是,理想ONE的底盘与丰田汉兰达雷同。其中,前副车架、车轮支架、下摆臂、纵臂等部件与汉兰达架构高度相似,甚至多个零部件参数完全一致。不禁让人怀疑,售价33.8万元的理想ONE竟是一款逆向研发产品。
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理想ONE涉嫌抄袭了汉兰达。
另外,还有人指出,不光是底盘,理想ONE的动力系统也有借鉴三菱欧蓝德PHEV的嫌疑。
再加之理想ONE一经推出,其内饰设计便被指与保时捷Mission E概念车类似。随着Taycan的推出,两者间的相似度更是一度成为热点。

其实,早在两月前,知乎拆车实验室就曾针对沸沸扬扬的理想ONE“水银门”事件进行拆车求证。尽管没有在座椅及车内发现“水银”的存在,但在其座椅的支架上发现大面积锈蚀痕迹。
对此,理想方面回应称,座椅部分属于车内干区,一般不会做电泳处理。因此,出现锈迹很常见,不影响车辆质量,所以不是质量问题。
不成想,月余之后,知乎拆车实验室的另一“发现”再次引起关注。一向“能言善辩”的理想目前并没有进行回应。
“借鉴”已不是个案
事实上,近年来“造车新势力”涉嫌抄袭事件不绝于耳。头部三强更是无一幸免。
早在2017年,当蔚来对外发布NIO EVE概念车时,法拉第未来第一个跳了出来,指责NIO EVE抄袭麾下FF 91(图片)设计。
由于FF 91先于NIO EVE在更早些时候发布,因此当后者发布之时,法拉第未来的高管们坐不住了。其中前特斯拉主管,FF研发以及工程部高级副总裁Nick Sampson指出,在如今的个性年代中,模仿是最高形式的致敬,而糟糕的克隆只会适得其反。
2019年,特斯拉在美国加州将小鹏告上法庭。原因是已入职小鹏汽车的曹光植偷窃特斯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代码。
特斯拉在起诉文件中表示,曹光植在特斯拉时期备份了公司固件、Autopilot和神经网络三个源代码存储库,共计超过30万份文件。而加入小鹏后,曹光植依然通过多个设备访问之前备份的特斯拉源代码。

对此,当事人曹光植承认了特斯拉的指控,但否认这是窃密行为。而一向善于在社交网络表达想法的埃隆·马斯克表示,小鹏不仅窃取了特斯拉的技术,还偷了苹果的代码。
其实,要说到抄袭,特斯拉也不能幸免。例如曾有人质疑,特斯拉Roadster为何与路特斯Elise如此之像,Model 3与帕拉梅拉的眉目间似曾相识等。
还有就是特斯拉迟迟未能量产交付的Semi重卡,一部分原因或是因为酷似Nikola ONE而遭到起诉。此后,特斯拉向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提起申诉,却遭到驳回。一旦Nikola胜诉,特斯拉或将支付2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不过是没诚意的表现
或许有人会问,借鉴或抄袭是新势力迈不过的“门槛”吗?
要知道,不仅是新势力车企,在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的年代里,“借鉴”成为了产业积累的重要途径。
遥想刚刚起步的比亚迪,就曾凭借借鉴了丰田花冠的F3在市场站稳脚跟;奇瑞的早期阶段,也以山寨雪弗兰Spark的QQ扬名立万……
事实上,公认的汽车强国日本也是依靠“山寨”起家的。
二战过后,日本工业百废待兴,于是日本车企开始了向欧美知名品牌的“取经之路”。丰田抄袭过大众、克莱斯勒;本田抄袭过MINI、路虎;马自达抄袭过雪佛兰、标志;就连大名鼎鼎的Skyline也曾抄袭道奇的设计……

无论是早期的日本汽车工业,还是我国的汽车发展,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发展。在刚刚起步的艰难时期,“山寨”无疑为产业积累提供了捷径,而通过不断的积累,无论是丰田、本田,还是比亚迪、奇瑞,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指责新势力呢?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从牙牙学语迈向与世界接轨,拥有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自主创新之路也已成绩斐然。对于以“产业革命”标榜自身的新势力车企而言,借鉴、抄袭、亦或是山寨都是没有诚意的表现。
尤其是底盘结构都基本照搬的理想汽车,无奈之下还透露着对于理想的骨感。
曾几何时,对于造车一事,李想曾表示,有生之年能够再造一个丰田是多么让人激动和神往。如今,理想汽车果真以换壳的形式再造了一辆“丰田”,带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唯有一声叹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