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归属地之争尘埃落定,但又传出其即将收购NEVS,从而全面接管萨博在瑞典的工厂及品牌标识。
而对于“当事者”双方,一个似有情,一个似有意。

诚意满满的恒大
2012年,再次经历破产保护的萨博被NEVS吃进,其中便包括了其在瑞典的工厂,相关车型的核心资产,以及品牌标识。
2019年,在“买买买”造车运动的驱使下,恒大以9.3亿美元的价格将NEVS 51%的股份收入囊中。次年,许老板又以近4亿美元的价格买断了NEVS的全部股份。
而关于恒大收购NEVS下的操作大家都很清楚了,基于萨博9-3的基础上,恒大推出了旗下首款电动汽车。只不过,“借尸还魂”的恒大并没收获情怀价值,而是引来了一顿冷嘲热讽。
折了面子的恒大决心励精图治,于2020年推出恒驰品牌,并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型。时间来到了今年的上海车展,依旧豪气不减的恒大一次性展出9款新车,阵仗之大,前无古人,历史罕见。

可是 ,仅仅数月之后,恒大汽车便惨遭资本唾弃,价值断崖下滑之际,只得宣布变卖旗下部分资产,以求喘息。
事实上,NEVS近来的日子也不好过。有消息称,其位于哥德堡外75公里处的工厂已宣布大范围裁员,半数员工面临失业。
一方面自己的资金出现问题,一方面NEVS的境况不佳,恒大选择断臂求生便在情理之中了。
坊间传言,关于出售NEVS一事,恒大已与几家潜在买家进行了接触,其中便包括了压上全部声誉造车的小米。
而无论与小米的传言真假,至少在出售NEVS一事上,恒大还是很有诚意的。
饶有兴趣的小米
作为传言的当事者,小米对此并未作出回应。
众所周知,以战斗机起家的萨博对于涡轮增压技术再熟悉不过。尽管萨博不是第一个将该技术运用到汽车上的企业,但却是最早将该技术玩溜的车企。
基于战斗机的设计理念,萨博的产品拥有着行业领先的风阻系数、又因涡轮增压的加持,萨博汽车动力强劲,因此赢得了“贴地飞行”的美誉。
只不过,辉煌一时的萨博还是在2011年底宣布申请破产。

事实上,后期的萨博在通用入主后逐渐丧失了“自我”,曾经傲人的技术逐渐故步难以创新,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但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小米所看重的。
据了解,2012年成立并成功收购萨博资产后,NEVS确立了以新能源为方向的发展战略,专注于电动智能汽车整车制造、电机、电控、智能充电等领域。
2015年6月,国能汽车注册成立,作为间接控股股东,NEVS成功获得了发改委和工信部核准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除位于瑞典的工厂外,还在天津等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而这正是当初恒大斥资十数亿美金收购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一切也是小米所垂涎的。
其实,对于小米而言,资质、生产基地具备一定吸引力,但绝不是制约其造车的主要难题。毕竟没资质、没工厂的“新势力”不还是一样的崛起。只不过,“拿来主义”能够让事情变得简单许多。至于萨博,相信确立了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发展方向的小米更是没有兴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