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休旅车相较于轿车来说,多了更灵活的空间运用、更高的驾驶视线与更气派的外型线条,所以不少事业有成的好爸爸们,都会选择SUV休旅车来做为日常代步用车,不过此车款却有著较笨重的加速反应,赶时间时总是会慢人一步,不过没关系,透过改装大神的帮忙,SUV开起来也可以虎虎生风,就像这部最新款的BMW X6 xDrive 40i一样。
新一代B58B30引擎
改装潜力更甚以往
这部去年10月刚交车的BMW X6 xDrive 40i(G06),所搭载的引擎为BMW新一代的B58B30引擎,这颗引擎搭载于BMW旗下多部著重性能的高级车款上,也包括BMW与TOYOTA共同研发的GR Supra,在国内外多家改装厂的摸索后,纷纷表示相较于旧款的N55B30引擎来说,改装潜力更好,改起来的效果也更明显。
从引擎设计来看,B58B30引擎的本体采用的是封闭式水道设计,N55B30引擎则是采用开放式水道设计。以引擎强度来说,封闭式水道设计会比较稳固,尤其在高增压状态下,因为封闭式水道比较不会出现微量变形与缸体震动的问题,因此更适合应付高增压与高负载的改装。许多过去的改装名机,例如4G63、SR20DET、2JZ-GTE、RB26DETT与VR38DETT等,都是采用封闭式水道设计,因此才可压榨出超过原厂2倍、甚至3倍的动力输出,这也可以说明为何M Power家族的S55B30、S58B30引擎一样是采用封闭式水道设计的原因。

这台BMW X6 xDrive 40i(G06),所搭载的引擎为B58B30引擎,在国内外多家改装厂的摸索后,都纷纷相较于旧款的N55B30引擎来说,改装潜力更好,改起来的效果也更明显,而且笔者发现欧系车打开引擎盖都看不到什么改装,重点都在ECU与进排气系统上。

B58B30引擎的本体采用的是封闭式水道设计,以引擎强度来说会比较稳固,尤其在高增压状态下,封闭式水道比较不会出现微量变形与缸体震动的问题,因此更适合应付高增压与高负载的改装。
然而封闭式水道的缸体强度虽然比较强,但缺点则是较不利高温散热,因此BMW特别采用水冷式的中冷器,这是由于水冷设计的散热效率更好,而且对于进气温度的控制更加稳定,尤其是塞车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B58的水冷式中冷器内建于集气箱上,这也使得B58缩短了进气管路,而改善了油门反应。此外,BMW也强化了B58的散热管理模组,都是为了让引擎得以对抗高温。

BMW特别采用效率更好的水冷式中冷器,对于进气温度的控制更加稳定,尤其是塞车时。该水冷式中冷器就内建于集气箱上,这也使得B58缩短了进气管路,而改善了油门反应。


内饰部分车主除了选配许多原厂配件外,也额外加装方向盘M1/M2驾驶模式快捷键,同时将国内隐藏功能全部开启。
另外,N55引擎采用的是传统的铸铁缸套,到了B58则是应用了一项称作“电浆镀膜”的新技术,将带铁的电浆涂布在汽缸内壁上,创造出一层仅有0.3mm的金属涂层,以取代传统缸套设计,不仅降低重量,同时还兼顾了活塞运行的顺畅,同时也可使缸壁强度比传统缸套还强,但缺点是缸壁磨损后无法进行搪缸修复。不只如此,相较于N55使用的铸铁曲轴,B58的曲轴与活塞连杆都是使用锻造制程,因而在强度上又高了一截。


原厂选配的施华洛世奇的水晶排档头与控制旋钮的质感超好,光泽度连身为男生的土豆丝都很喜欢,加上看到排满的排档座按钮,内装奢华感油然而生。

这套21寸轮毂也是车主在买车时就已跟原厂加购选配的,阳刚味的造型配X6刚刚好,M款的多活塞刹车套件则是标配套件。

ECU+进排气二阶改造
0-100km/h缩短1.15秒
至于涡轮部分,B58引擎依旧使用双涡流形式的涡轮增压器,不过和N55相比在规格上更大了一些,前者的涡轮叶片面积增加了6%、进气增压端的涡轮叶片直径也增加了10%,因此B58的增压值也提升了20%。此外,B58将过去以真空阀门控制的泄压阀,改为由电动控制的泄压阀,这让新引擎能够快、狠、准地控制涡轮增压值。
目前这部受访的BMW X6 xDrive 40i(G06),动力部分,进气管路已换上FTP推出的铝合金进气管与涡轮管,ECU采用A2 Performance内写式软体优化调校,搭配CGW中尾段排气管+200目赛车触媒的改造后,已达二阶的改造程度。透过马力机的测试,轮上马力为397hp,引擎净输出480hp,相较于原厂的333hp,提升幅度将近150hp,再透过P-Gear加速测试仪器的检验,0-100km/h可在4.55秒时完成,相较于原厂公布的5.7秒的成绩,0-100km/h缩短了1.15秒的时间,100-200km/h也只需12.97秒,整体表现相当不俗,代表B58B30的动力改装潜力真的很好。


排气系统采用CGW中尾段排气管+200目赛车触媒的套件,对于减少排气压力与温度的累积有明显帮助,而且采用排气阀门设计,不用担心会在市区吵到其他用路人。


透过P-Gear加速测试仪器的检验,0-100km/h可在4.55秒时完成,相较于原厂公布的5.7秒的成绩,0-100km/h缩短了1.15秒的时间,100-200km/h也只需12.97秒,整体表现相当不俗。
外观部分,全车也加装了Future Design推出的碳纤维空力套件,范围包含有前下扰流、左右侧裙、后视镜盖、后上尾翼、后中尾翼与后下扰流等。其中前下扰流采用双层式设计,两层之间设有五个梯形进气口,整体造型采用粗壮且棱角分明线条,搭配在SUV车型定位的X6上,结合刻意黑化的水箱护罩后,更显车头霸气,且套件密合度打造得相当好,完整融入原厂前保杆之下方。
车尾后保杆下半部换装的后下扰流,造型一样是凹凸有致,且最明显的设计莫过于左右两侧直立排列的排气管出口,单边各两孔设计,孔径大小适中,加上尾饰管周边还特别设计方框包围,整组后下扰流看起来,让笔者联想到动漫大型机器人例如钢弹脚边或后背喷气口的影子,相信跟在车后的路人应该都会对这两组排气管的设计留下印象。

这组FD前下扰流采用双层式设计,两层之间设有五个梯形进气口,整体造型采用粗壮且棱角分明线条,搭配刻意黑化的水箱护罩后,更显车头霸气,且套件密合度打造得相当好,完整融入原厂前保杆之下方。

相较于前后下扰流“威武雄壮”的造型,这组左右侧裙就显得比较低调些,不过一样达到修饰车侧的效果,而且下车时不用担心会踩到碰伤。
尾翼部分则跟上流行采用上、中两组尾翼的配置,上尾翼固定在原厂后挡尾翼之上,两侧还设有箭矢造型的垂直翼板,整个翼板面积虽然不大,不过安装在平整的车顶上却很突出,搭配中层的小鸭尾翼后,对于强化车尾上半部的运动感有明显帮助,与后下扰流整合起来后,车尾的霸气氛围油然而生,整体来说是相当成功的改装范本。

车尾后下扰流最明显的设计莫过于左右两侧直立排列的排气管出口,让笔者联想到钢弹脚边或后背喷气口的设计影子,相信跟在车后的路人应该都会对这两组排气管的设计留下印象。


尾翼部分则跟上流行采用上、中两组尾翼的配置,上尾翼固定在原厂后挡尾翼之上,两侧还设有箭矢造型的垂直翼板,整个翼板面积虽然不大,不过安装在平整的车顶上却很突出,搭配中层的小鸭尾翼后,对于强化车尾上半部的运动感有明显帮助。

牛角造型的碳纤维后视镜盖,对于强化车侧上半部的性能气息也有明显助益。
改装明细表:
◎原厂发光水箱罩/原厂雷射头灯/原厂m741 21吋轮框/免摸方向盘驾驶套件/隐藏功能全部开启/FTP金属涡轮进气管/FTP金属涡轮增压管/方向盘M1/M2驾驶模式快捷键/CGW中尾段排气管/MACH5当派200目/高流量空滤/A2 Performance动力2阶ECU优化程式
◎原厂选配发光水箱罩特殊烤漆/水箱罩外框施以亮黑色/水箱罩中网施以闪蓝黑色
◎电动吸门/通风椅/B&W音响/气氛灯饰板
◎FD碳纤维前下巴/FD碳纤维尾翼/ FD碳纤维顶翼/ FD碳纤维侧裙/ FD碳纤维牛角后照镜/ FD碳纤维特殊造型后保杆/直立四出尾管
◎客制二次加工尾段消音包,特殊调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