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将“大疆车载”正式对外官宣,4月19日上海车展上将一系列技术方案和盘托出,相比其他巨头们逐渐在市场传闻中将计划推出,大疆作为仍在创业中的独角兽,此前几乎没有任何风声,但一宣布就直接拿出了量产产品和方案。
出道即量产
大疆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开始在行业内显露,还是今年年初其内部孵化的激光雷达企业览沃科技和小鹏汽车达成合作,几天前也随着小鹏P5的亮相再次受到关注。
而4月12日大疆正式推出“大疆车载”,进军汽车智能驾驶市场,4月19日上海车展上开始将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全部亮相的时候,业内才看到大疆的汽车业务不仅仅是激光雷达那么简单。
根据大疆的透露,车载团队起步于2016年,2018年拿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2019年大疆车载品牌正式启用,同年12月首座车规级智能制造中心建成,并开始与汽车行业客户接触,目前车载BU团队有700多人。
和其他巨头不时爆出造车、入局汽车领域的传闻和计划相比,大疆竟然做了五年之久的低调研发。
在本次车展上,大疆车载直接展示了自家的三种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面向高速公路的 D130 和 D130 + ,面向城市快速路的 D80 和 D80 + ,以及面向泊车场景的 P5 、 P100 、P1000,同时公布了各个方案的硬件配置,包括自研的视觉摄像头、域控制器等。

大疆智能驾驶方案的命名规则倒也简单,智能驾驶的数字代表最高可用时速,智能泊车系统的数字代表探测距离,而加号则意味着选装激光雷达。
比如D130 系列即能够实现 0 -130 km/h 速度区间内的智能驾驶,D80+和D130+都标配一套激光雷达以及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 系统,实现更高等级的安全冗余和L3 级自动驾驶,D80 和 D130 则属于 L2 级辅助驾驶。

大疆D80+智能驾驶方案
从定位上看,大疆也是将汽车业务定位于“Tier 1”,与华为相似,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软硬件技术。
不过从路线上看,尽管大疆的智能驾驶系统中也可以选装激光雷达,但总体路线则和特斯拉有些类似,即强调利用视觉方案提升智能驾驶性能,降低硬件成本。
大疆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工智能视觉感知、IMU(惯性测量单元)等技术实现智能驾驶,尽量依靠视觉摄像头和自动驾驶算法,降低对于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地图和V2X(车联网)等基础设施的依赖。

大疆自研单目、双目视觉摄像头
大疆希望让自己提供的产品足够强大,同时又不会过于昂贵。在技术上,一些原本被应用于无人机的技术被迁移到了智能驾驶上,同时不同的智能驾驶方案中域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复用。
这一点从大疆目前合作的车企中也可以看出一二,目前,大疆已经透露的合作车企为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
五菱依靠超高的性价比让宏光MINI在电动汽车激烈混战的当下强势出圈,销量超过特斯拉稳居首位。
此次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五菱则宣布,今年内大疆提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在BAOJUN品牌车型实现量产上市。

大疆和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打造的车型年内将上市
而大众同样是汽车界“高性价比”的典范,目前也正与大疆合作量产车型。
当然,目前大疆的技术方案也是部分量产。对于未来的技术落地,大疆给出了自己的预期:专注于智能驾驶的D80和D130将于2021年交付(不出意外就是上图产品),智能泊车产品P100将于2022年交付,智能驾驶升级版本D80+和D130+将于2024年实现交付,智能泊车升级产品P1000将于2025年交付。
入局汽车领域为哪般
从无人机独角兽延伸到汽车智能驾驶“Tier 1”,一方面是因为大疆依靠多年在无人机领域的摸索,积累了大量的感知、决策、规划技术与智能制造经验,这些技术多数能够在智能驾驶领域复用,不需要再从零开始研发。
而归根到底,加大汽车领域的布局,还是因为全球无人机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一波高潮后,开始放缓,而大疆需要新的突破口。
大疆自2013年推出首款人机产品Phantom后,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便在行业中一骑绝尘。目前,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国内也超过70%。

大疆首款无人机产品Phantom
但大疆的主要业务是在消费型无人机市场,尽管早期由于优越的产品吸引了不少用户,但无人机较为昂贵的价格注定其属于小众市场,再加上多个城市有着法规限制,目前无人机更多是专业的拍摄者在使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显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市场规模正在放缓。2015年至2019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8%,而预计2020年至2024年,消费无人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会下跌至14.89%

大疆当然也在其他领域如植保无人机、教育机器人领域做过探索,但相比消费级领域的统治地位,其他领域则有不少玩家与大疆有着激烈竞争。
极飞科技便是在消费型无人机市场看到难以与大疆竞争后,大力进入农业领域。目前,其和大疆在国内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占比旗鼓相当,并在去年11月获得了软银和百度新一轮12亿元的融资,高瓴也在今年3月又追加了3亿元融资。
而据悉由于和极飞的竞争,大疆目前的植保无人机业务还未实现盈利。
教育机器人也是大疆开拓的新领域。2019年6月,大疆发布了首款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 S1,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打造编程机器人学习平台。

RoboMaster S1
但相比植保无人机还能拿到不小份额,教育机器人领域竞争则更为激烈。在教育机器人市场中,既有老牌企业的产品,如乐高的EV3和美国VEX公司的IQ、EDR和PRO系列,同时也有国内的创业公司,如优必选的JIMU,大疆很难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结语
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力,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角兽。而在无人机市场开始放缓的时候,利用无人机技术的积累,在目前汽车智能驾驶市场庞大,且还未出现垄断性玩家的时候,大疆有望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更上一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