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汽车在中国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怎样的存在?

    最佳评車员头像最佳评車员头像
    最佳评車员2021-04-24

    1.上汽大众初期在华发展历史

    1978年11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自批示,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经过六年缜密的谈判,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汽大众应运而生。

    在探索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汽大众迎难而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上汽大众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上海大众将在保持SKODA汽车原有品牌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能力,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开发,联合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从经济型轿车到中高端产品的全系列车型。2008年,由上海大众自主设计和研发的A级车LAVIDA朗逸(图片|配置|询价)成功上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注:源于百度百科

    桑塔纳

    2.一汽大众初期在华发展历史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汽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

    一汽大众汽车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名牌产品-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奥迪系列轿车。它的建成,使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认一汽大众为“技术先进企业”,国家统计局授予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制造名优企业”,国家机械局授予一汽大众为“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者”一等奖。1998年,一汽大众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一汽大众通过ISO9001(2002版)标准认证,并荣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4年3月20日通过了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 cert认证公司审核,获得了VDA6.1补充证书。公司生产的产品还于2006年1月荣获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一汽大众公司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已拥有276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企业,一汽大众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400多亿元人民币。注:源于百度百科

    捷达

    3.大众合作初期中国90年代汽车工业背景

    9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前期和中期是新时期轿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家也把轿车生产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并鼓励私人购车,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市场上80%的轿车由私人购买,1000万人口的北京已经有五万多辆私人轿车。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98年以来,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实力大大增强的必然结果,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那时候,没有魏派,没有领克,有的只是吉利、哈弗这些扎堆出现的民营汽车企业。对面的日本正处于汽车黄金期,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已经白热化。

    4.总结

    90年代路上基本是合资车到如今满大街的吉利,长城,长安等民族品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无到有,再到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的,国家的发展离不了工业,更离不开我们政府一系列的政策。

    次阅读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