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汽车小小值的编辑满月明,是一个最近在基金上亏了一大笔钱的中年男人,为谋糊口,甚至做起了代同事泊车业务,希望各位值友多多关注,让我下个月早饭能多买一个白煮蛋。
最近股票行情不好,让无数人每天都充满一点绿,特别是那些互联网的股票,更是绿得发慌。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台号称首款互联网汽车,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荣威RX5,不过时至今日,车还是那台车,但是斑马已经不是那匹马了。
我们的车企故事之互联网造车,聊了乐视,聊了华为,聊了百度,今天就轮到了阿里和它那匹斑马的故事。
阿里巴巴牵手上汽
说到阿里巴巴和上汽,最近他们一起合资造车,品牌名叫智已汽车,在此之前,阿里和上汽早在2014年就已经勾搭上了。

2014年,阿里和上汽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车联网系统。

其实2014年堪称汽车互联网元年,苹果Carplay,Android Au-to车载智能横空出世,引发了大家对车联网的想象。
同年沃尔沃宣布在中国正式发布Sensus创新科技子品牌及相应的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腾讯发布路宝APP、百度和钛马合作推出CarNet车载系统。
各路大佬扎堆车联网,上汽怎么能错过这波风潮呢?于是在各方大佬的牵头下,上汽和阿里干柴烈火,点燃了起来。

阿里那个时候有个系统叫做阿里YunOS,这个系统最早是用在手机上,当时阿里想要和安卓系统来PK一下。
有系统的阿里和能造车的上汽,就这么一拍即合,要搞互联网汽车。
不过合作也要讲方法,不可能两边直接派人一块干,不如一起建立独立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搞出的技术还可以再卖出去,赚更多的钱。
于是2015年,上汽集团与阿里各出5亿元合资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一起组建了斑马网络。

在这两位爸爸的撑腰下,斑马网络可以说是顶着光环出生。阿里上汽对斑马都寄予厚望,斑马网络的领导人则是来自阿里的郝飞。

郝飞,斑马网络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获得过中欧商学院MBA学位,在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车联网和互联网汽车领域工作近 20 年,在许多主机厂都工作过,也是资深的汽车从业人员。
郝飞作为技术型的CEO,对车联网有着独到的见解,再加上阿里和上汽的鼎力配合和支持,斑马网络的初期发展极其顺利。
不过,斑马网络的系统用的是阿里的YunOS系统,这也为将来的内斗埋下了隐患。
荣威RX5正式上市!
仅仅一年的时间,首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车型,上汽荣威RX5正式上市。

该车的互联网车型版本售价区间为14.88万元——17.98万元,此车上市时,上汽和阿里进行了极其隆重的宣传。广告上无处不在地印着首款真正的互联网汽车,其实这话说得也不算夸大。
当时上汽宣布荣威RX5的宗旨是让用户“买得起,用得爽”,实现基础服务、基本流量免费,包括导航,基础服务的流量。除了基础服务和基本流量,这款荣威RX5还会赠送首年流量2.4G,包括音乐娱乐包和Wifi流量包。

在新车发布会中,马云还亲自为该车站台,并演示这台车的车联网技术。通过车机系统,可以直接语音控制车辆硬件,包括电话、信息、导航、多媒体、空调调温,同时通过应用程序提前购买早饭等等。这些功能在当时看还是非常时髦的,就连马云都在发布会上称这车不赖,价格配置都好,我想买几辆送送朋友。
荣威RX5一炮而红,上市不到半年销量破9万,在2017年销量破了20万,在2017年SUV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8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爆款车型。

RX5的热销也带动了斑马智行的发展,当时我也有幸体验了斑马智行系统,真的是相当的惊艳。同时期很多合资品牌的语音识别还只是语音智障的程度。

有RX5的成功铺路后,上汽旗下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搭载斑马智行系统,包括2017年的名爵ZS。
这台车2017年全年销量达到了14万辆,成绩相当不错,相应地也让更多的车主用上了斑马智行。
而斑马智行已经成为了荣威和名爵的一大亮点,旗下推出的新车几乎都搭载了斑马智行系统。
就在斑马智行系统大放光彩的同时,2017年底它也开启了一次大规模的OTA空中升级,斑马智行2.0系统上线。

2.0系统相比1.0版本更加智能,支持语音联想功能,说一句下雨了,车子就会自动关天窗。说句冷了,就会自己开空调。
如果是副驾驶的唤醒的语音指令,那车机系统也只会回应副驾驶的需求。
这次升级也获得了众多车主的好评,使用体验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不过斑马网络真正的危机才开始。
YunOS汽车事业部VS斑马网络

前面提到斑马智行是基于阿里的YunOS系统开发的,说到YunOS它其实一点都不争气,在手机业务根本没有任何起色,主要在汽车行业还有点东西。最终2017年,YunOS事业部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YunOS更名为AliOS,由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孙权)整体负责。

2018年间,斑马网络的众多高层分崩离析,大批人才流失,初创团队只剩郝飞一人。导致人员动荡的最大原因就是AliOS和斑马的内战。
话说,好好地为什么要内战?根本的原因就是就是AliOS和斑马网络有着不同的目标。
首先斑马在成立之初,上汽和阿里就签过协议,斑马智行只能用阿里的系统,不能用安卓的。因此斑马每年要给AliOS支付巨额的开发费用。但是同样AliOS的汽车端系统也只能给斑马网络用,它也推广不出去。

所以说AliOS是靠斑马给的开发费活着都不为过,你以为斑马想付这个钱吗?当然不想,可是没办法,协议在这。所以两者就光是在这使用费上就博弈了不知道多少回,但是这笔钱已经压斑马太重了,几乎斑马赚到的钱基本都去了AliOS。
还有一个问题,斑马网络是阿里和上汽的,上汽花了大笔钱为斑马智行做营销,自然是希望斑马智行放在自己手里用,即便嘴上说开放,心里肯定是想独占。

而阿里不一样,阿里希望用斑马智行的厂家越多越好,这样斑马赚更多钱,阿里也赚更多的钱,斑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并且在它们面前还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市面上的竞争者,那些基于安卓系统的车联系统,纷纷效仿斑马智行,轻易地实现了许多和斑马智行相同的功能,这让阿里的压力更大了。
阿里、上汽、AliOS、斑马网络的各方博弈,导致斑马智行的研发严重落后,人才流失。
实际上,斑马也在积极寻求更多的主机厂成为合作伙伴,有着荣威RX5这样的成功案例,斑马在2017至2018年间先后和神龙、福特、观致、雷诺达成合作意向。

同时斑马也积极寻求外部帮助,希望通过融资引入更多资本,减轻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减少阿里,上汽对斑马的控制权。
2018年斑马网络完成人民币16亿元的融资,由国投创新领投,云峰基金和尚颀资本跟投。
但其实云锋基金是阿里系,尚颀资本是上汽旗下,真正独立的投资只有国投创新。斑马网络的两大股东还是阿里和上汽。
斑马网络VS高德

另一边斑马网络与高德也产生了摩擦,斑马智行的导航引擎是依据高德的地图数据自己制作的。
导航地图是被斑马视为用户运营入口,而高德在阿里体系中的使命之一,也是成为出行入口。
举个稍微不是那么恰当的例子,就像是我们现在通过高德导航去一个公园,高德会直接出现购买这个公园门票的链接。
为了争这个入口,高德作为阿里全资的子公司,自然比斑马在阿里体系内更具话语权,同时斑马网络又需要高德地图数据。
在和高德的竞争中,斑马网络根本没有反击的力量,没有基础数据,斑马做不了导航引擎。同时阿里是自己的大股东,又没办法用别人的地图数据。

最后2019年,在斑马推出的3.0新方案中,其语音技术为“Nuance+阿里云ET语音”,而地图则是直接变成了高德AE9导航引擎。
语音和地图,这两大斑马引以为傲的技术全都变成了外包,在外人看来,斑马输了。
AliOS自起炉灶
2018年1月24日,一则新闻震惊了斑马,新闻内容是搭载AliOS智联系统的东风标致2008互联版车型,有望于当年4月推出。

神龙汽车是斑马网络的合作伙伴,AliOS怎么会和它旗下的东风标致有合作,而且斑马网络完全不知情,这行为说是从背后捅了斑马一刀也不为过。
其实AliOS也有自己的苦,随着安卓系统的车联网发展越来越迅速,AliOS不能只局限于斑马网络,不然市场竞争力太弱,抗压能力太弱,很容易被安卓车联网系统挤出市场。
而斑马也是一样,外敌内耗让斑马一直负重前行,基本都是靠着上汽给的资源来过日子。

包括在2019年与上汽大众斯科达签下合作,也是上汽爸爸给口饭吃。
重组开始,终止内战
阿里、AliOS、斑马网络、上汽都知道,再这么下去不是一回事。于是,大家好好坐下来认真地谈了谈,开启了一场重组计划。

2019年8月,阿里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对斑马和AliOS进行战略重组。
2020年5月,斑马网络2020年第一届董事会在上海虹桥阿里中心召开,标志着斑马网络与AliOS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
结果就是阿里成为斑马的第一大股东,AliOS的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阿里达摩院、平头哥和天猫精灵也会鼎力对斑马进行技术支持。

AliOS和斑马也真正的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重组后斑马网络已经制定了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发展“三部曲”战略规划,在阿里的支持下,原本作为车联网技术领头兵的斑马网络也准备好了再次发力重回赛道。
另外阿里和上汽的合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们的目标更大了,他们要一起造车。
2020年底,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一场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三方共同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一直到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车于在上海、拉斯维加斯、伦敦三地同期举行了品牌全球发布会,发布了智能纯电汽车品牌“智己IM”,定位于高端智能纯电车型。
阿里如今已经正式涉足造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就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今天的车企故事就先聊到这,有朋友还想听听别的车企故事可以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