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以及日本著名汽车制造商,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本田车型或者搭载本田发动机的车型。而在F1中,本田以发动机供应商的身份活跃在赛场上,被大家所熟悉,但却忽略了本田也曾单独成立车队参加过F1大奖赛。

其实早在1964年,也就是本田第一款车S360前置后驱跑车诞生的两年后,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将本田带进F1赛场,成为第一个进入F1的日本汽车品牌。当时本田推出的RA271赛车是F1赛场上的第一辆日本赛车并配备了1.5升V12发动机,但当时由于发动机设计缺陷等问题,本田仅仅完成了三场比赛便接受了自己第一年的F1大奖赛。


在本田参加F1的第二年,1965赛季的墨西哥大奖赛上,里奇·金瑟尔为本田车队取得了首个冠军。在1967赛季意大利站,约翰·苏尔特斯从第三位冲到第一位,最终获得冠军奖,也使得本田在全年排名中稳居第4位。当时的本田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车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也让当时所有人刮目相看。

当本田正在F1赛场慢慢成长的时候,便突然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1968年的法国站正赛上,一台本田RA302赛车在发生撞车后瞬间爆炸,本田车手Jo Schlesser当场死亡。赛后,本田也因为赛车可靠性的舆论压力,被迫退出了F1,就此在随后的30年时间里,本田便以发动机供应商的身份断断续续的活跃在F1赛场上。


直到1998年,本田从幕后走向台前,正式公布了重返计划,并在2000年正式启动F1项目。在2004年,BAR-Honda车队参赛的第四个赛季,本田取得了在制造商第二名,车手简森·巴顿也在车手排位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经过6年对发动机,底盘,车身的研发及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在2006年,本田再次以单独参赛的方式回归F1,并将车队命名为Honda Racing F1 Team。这一年,巴顿在匈牙利大奖赛中获得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冠军。

好景不长,在2008年12月5日上午,本田公司在日本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CEO福井威夫表示,由于目前困难的经济情况,公司正式宣布将退出F1。在2009年3月6日,本田将车队卖给罗斯·布朗,车队则改名为布朗F1车队,就此本田车队在F1中的发展便截然而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