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常思玥
[懂车帝原创 行业] 编者按:2020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在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不得不延续了前两年的颓势,陷入到大低谷时代中。头部车企在不断的降维打击、向下挤压,尾部车企在低谷夹缝中艰难的谋求一线生机,在这个布满迷雾的时代,哪些企业会在重压下逐渐退场?懂车帝推出特别策划系列报道——“大低谷时代”,此为系列第五篇:《力帆汽车的“加时赛”已进入尾声》。

2017年1月5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董事长尹明善正式将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交给了当代集团,无奈的告别了已经深耕17年的足球领域;也正是在同一年,尹明善退居二线,把力帆交给了牟刚。

如果把力帆的发展比作一场足球赛,那摩托车阶段是势如破竹的上半场,汽车阶段是颓势显露的下半场,而2017年尹明善交棒后,则是加时赛。
如今,面对生死存亡的力帆汽车已经进入了“加时赛”的尾声。
生死存亡的“加时赛”
在2017年时,因尹明善暂时退居二线,力帆暴露出了长期积压的运营问题。
2017年11月,尹明善正式卸任董事长,继任者是在力帆工作20年的牟刚,彼时的牟刚47岁,与当年尹明善下海创业的年龄相仿。

左:马可,中:尹明善,右:牟刚
事实上,自在2016年起,力帆的经营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全年净利润仅为8260万元,大幅下滑77%。
2017年,力帆为了扭转经营颓势,开始处置旗下资产,将全资子公司力帆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51%股权,按照4.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汇洋控股有限公司。这也让其全年净利润增长到1.7亿元。

随后,力帆持续的通过处置资产来续命。
为了解决债务危机,力帆股份继在33亿转让15万辆乘用车项目生产基地后,2018年将旗下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资质的子公司以6.5亿元转让(车和家的生产资质),获得资金用以还债。2019年力帆股份变卖部分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1.31亿元。

即便如此,力帆在2019年还是交出了高达46.8亿元的亏损业绩。
2017-2019这三年里,力帆的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25,056辆、92,048辆、22,536辆,逐年下滑;而摩托车的销量则分别为688,666辆、675,721辆、608,518辆,虽然仍保持在60万辆的体量上,但已经丢掉了摩托车销量冠军的宝座。

力帆集团董事长 牟刚
牟刚没能把力帆领出下坠的深渊,尹明善也坦言自己“退不下来”,不得不重新寻找接班人。
今年4月,82岁的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将1995年出生的长孙女尹安妮(尹明善大儿子尹喜地之女)推到台前,任职力帆高管,希望借助这位年轻人的经济学专业扭转颓势。

尹安妮
对于这样的决策,业内并没有给出太积极的反馈,但尹明善这一举动,无疑再次暴露了力帆至今仍难以摆脱的“家族式”经营模式。
回首走来的这一路,这其实是一种必然,因为尹明善的传奇一生为力帆注入了跌宕曲折的发展故事,而力帆的发展轨迹是无法脱离尹明善而说清楚的。
问题的根源早已埋下
1938年出生的尹明善品尝过人间冷暖,在他人生的上半场,为了养活母亲做过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因为地主出身被定性为“反革命”,在劳改农场过了20多年“牛鬼蛇神”的生活,虽然不甘于就此平庸的尹明善在这期间一直不断的补充知识,但他被平反时已经41岁。

随后尹明善做过英语教师、报社领导、国企总经理,也经营过香烟、服装等小生意。53岁时,尹明善发现了摩托车的前景巨大,便通过自己的全部身家20万元启动了创业生涯。
那时的尹明善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的“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日后会更名为力帆,并成为中国摩托车的龙头企业。

在自己人生的上半场,尹明善经历的种种苦难,都变为其日后腾飞的种种财富,这也让力帆的上半场显得意气风发,一度年利润突破6亿元。
随后,力帆加入汽车制造大军,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张版图,在2005年开始了轿车生产,但在日后,即便是最辉煌的时期,力帆乘用车的年产销量也基本上在12-14万辆之间徘徊。

表面上看,乘用车层面迟迟无法形成的规模效应,制约了力帆在接下来的继续扩张,但实际上,有两点问题从那时起便已经埋下了根源。
第一,力帆乘用车在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016年间,力帆股份的研发投入呈现持续上升,到2016年,力帆汽车研发投入达到9.6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8.74%,成为9年内占比最高的年份。2017年后,力帆股份在研发上的投入呈现出逐年减少趋势。

从摩托车转向汽车,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汽车的制造壁垒很高。力帆在摩托车上的技术无法照搬到汽车上,此外,力帆又没有像吉利一样通过并购沃尔沃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因此在研发上迟迟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的缺失再加上营销与市场的孱弱,让力帆逐渐走向了如今的窘境。
第二,力帆内部的宗族式管理模式。
通过公开资料可以看到,力帆的股东构成中,尹明善与其子尹喜地、其女尹索微,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股权,此次尹明善交棒给尹家的第三代,也是受到了家族式的经营模式的深刻影响。

尹明善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尹喜地由于经常炫豪车而被称作“精彩哥”,对经营企业没有兴趣,但仍然任职着力帆旗下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女儿尹索微则是持有着力帆控股超过20%的股份,是重庆80后“女首富”。即便是在2017年时交棒的牟刚,也是从成立初期就陪伴力帆的肱股之臣,相当于半个“自家人”。

尹明善(右)与尹喜地(左)
这种任人唯亲的现象,在老一代民营企业中尤为普遍,而这样的构成长期以来无疑会严重拖垮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尹明善的口碑并不差,他是一个带有浓重老码头气息的生意人,也是一个能够十七年如一日支持重庆足球队的重情义之人,即便是将球队交给当代集团,也提出了希望不要搬离重庆的要求。
然而,尹明善的重庆魂并没能让力帆深陷泥沼,后继无人的窘境、以及长久以来对尹明善的依赖性,让这个企业产生了过重的路径依赖。

直到今天,问题已经发展到了难以被调节的地步。
写在最后:
2020年7月10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多家债权人以“不能偿清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或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10家全资子公司进行司法重整,其中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摩托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等。2020年一季度,力帆亏损1.97亿元,同期相比亏损进一步扩大。
6月19日,力帆A股收盘前出现涨停,有消息传出,是吉利准备启动对力帆的收购所致。虽然随后吉利方面予以否认,但这一消息也的确令人遐想,毕竟力帆在摩托车领域的造诣仍在,而吉利的板块下同样有属于摩托车的发展空间。

在如今的力帆股份已经命悬一线,重整还是被收购?恐怕在“加时赛”的最后关头,这已经是最后一道选择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