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早已不是一家“单纯”的车企了。
仅用时3个月,当其他车企为生死苦苦挣扎时,比亚迪坐到了“全球最大口罩制造商”的位置。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全球,不是全国。
根据自媒体大江湖解局推算,比亚迪卖口罩60天或赚了2.69亿元,平均每天净赚 448万元,未来三个月内预计带来15亿元的利润。而同期,比亚迪一季报显示,20多万员工拼命干了3个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1.13亿元!无疑,口罩成了比亚迪现阶段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可一家老牌车企,怎能靠口罩存活?
但现实偏偏给比亚迪泼来凉水。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被特斯拉赶超,动力电池方面又输给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处境,让比亚迪按捺不住,近来动作频频:先是亮出武器“刀片电池”,后又为了度过特殊时期难关,不惜停工降薪、停缴员工住房公积金。而董事长王传福,更是在今年大放权。据不完全统计,王传福今年已陆续卸任包括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5家企业。
员工拉横幅维权
王传福接连卸任子公司董事长
不久前,网络爆出比亚迪员工在工厂、总部维权的消息,有员工在比亚迪大门口拉起了“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吃饭”,“19部新能源客车厂,疫情期间假复工,职能部门视而不见”的白色横幅。

但比亚迪官方否认了这些说法,表示公司并不存在“假复工”问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安抚好抗议员工,比亚迪又因为暂停缴纳深圳员工住房公积金的事遭到了更多抱怨。
该公示显示,受疫情影响,比亚迪公司决定于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对深圳住房公积金进行停缴(单位及个人均停缴),2020年7月起恢复按政策缴存比例。

按照官方回复,此举是按政策实施,将于7月恢复。
而公司另一边,除了员工有所动作外,董事长王传福也在逐渐对公司放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王传福不再担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相关职务由何志奇接任。
据不完全统计,王传福今年已经连续卸任15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包括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宁波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吉林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
接管王传福职位的大多是更加年轻的70后。公开资料显示,何志奇生于1972年,接手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的何龙同样出生于1972年。
对于王传福频繁卸任,有人认为这有利于王传福集中精力做大事,同时也能锻炼其他高管并增强子公司市场化程度。
但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账。5月21日,王传福卸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的消息发酵后,比亚迪股价应声下跌。
虽然官方紧急发文,强调母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董事长兼总裁依然是王传福,但也没能阻止其股价继续下挫。

最终,5月21日比亚迪A股收盘报价57.15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下降3.15%。
5月22日,比亚迪A+H股仍在飘绿。

不靠汽车靠口罩
比亚迪艰难求生
比亚迪创建于1995年,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有三大主要业务——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2019年年报显示,这三大主要业务占了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99.54%。其中,汽车是最主要的利润贡献来源。

不过受疫情影响,比亚迪开始跨界生产口罩。从效果来看,可谓名利双收。
2月初,王传福亲自率领比亚迪团队转产口罩:3天完成口罩机图纸设计、7天完成了口罩机量产、10天时间口罩产品正式量产下线。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比亚迪日产口罩500万只,现在日产量更是高达5000万只,而比亚迪也直接成了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巨头。
前段时间,财富杂志评选了“全球最伟大25名抗疫领袖”,在这份榜单中,只有3个中国人入榜:李文亮第1,马云第3,王传福第19。王传福的排名,比默多克还靠前一位。

根据大江湖解局的推算,比亚迪在第一季度通过卖口罩赚了2.69亿元。
这2亿多的收入,对曾经的比亚迪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但眼下,没准儿成了比亚迪的救命稻草。
2020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业绩暴跌。营收196.79亿元,同比下跌3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下跌84.98%。
不过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跌的背后,比亚迪竟然依旧盈利。
只是盈利背后,离不开政府的补贴。
公告同时披露了政府补贴情况:比亚迪第一季度收到政府补助5.33亿元,扣非之后,比亚迪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亿元。
受政策红利影响,比亚迪一直是政府的“宠儿”。2013年,比亚迪获得政府补助6.77亿元,以后逐年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领取补贴的额度,一直位列各大车企首位,到2019年同样如此。2015年至2019年,比亚迪分别收到政府补助20.06亿元、33.49亿元、12.75亿元、20.73亿元、14.83亿元。
但尽管如此,比亚迪也没能挣脱掉“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从下图来看,比亚迪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低头”,且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重越来越高,2019年与汽车相关的政府补助占到了全年公司净利润的92%。
相关报道
比亚迪能否寄希望于刀片电池?
随着刀片电池发布,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分拆再度引发关注,弗迪系公司也得以浮出水面。

据王传福介绍,作为比亚迪旗下独立子品牌,弗迪系包括了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科技、弗迪视觉和弗迪模具等五家子公司,是一个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
弗迪系中,最受市场瞩目的是弗迪电池,它的前身是1998年即已成立的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负责为比亚迪汽车供应动力电池,刀片电池则是弗迪电池发布的第一款重磅产品。
如果说,刀片电池是比亚迪向动力电池市场砍下的第一刀,弗迪电池无疑就是“握刀者”。对于这位“握刀者”的出现,外界猜测,很有可能是为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分拆上市做铺垫。
比亚迪拆分动力电池业务酝酿已久。早在2017年5月,就有“比亚迪要拆分动力电池模块并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消息流传,当时比亚迪内部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对媒体透露,“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定下来要进行电池业务的拆分了。”此后,王传福与比亚迪官方均确认,预计在2022年前后把电池业务分拆独立上市。
但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并非易事,对于最新进度,比亚迪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子弹财经」,目前拆分仍在积极部署中,影响拆分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但可能跟王总(王传福)说的时间不会差距太远。”
王传福寄望通过刀片电池,改变动力电池行业现有格局。“我坚信,刀片电池将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并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他自信满满地表示。
刀片电池能否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元锂电池占主流的格局,也是近段时间市场热议的话题。
消息来源:深蓝财经、投资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