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丹)疫情防控期间,自驾、绿色出行备受青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国家“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记者了解到,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将在原有超过15000个充电桩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在广东全省范围新建充电桩2340个,通过构建“充电桩+”模式,全力服务智慧交通、绿色出行。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瞄准“风口”,在电动汽车先进充电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等领域加强科技研发。由该公司研发、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车-桩-电网”友好协同充电技术,为车辆、充电桩、电网三方的智能匹配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高质量智能充电的难题。
随着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市民的绿色出行将更加方便。据悉,自今年1月1日起,电动汽车用户在南方五省使用一个APP“顺易充”即可充电畅行。广东电网公司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营运车辆停车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城市输电走廊、城郊结合部等区域,加快建设“集中式快速充电站”,重点为公交、出租、物流等营运车辆提供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自有和社会资源,如变电站、营业厅、供电所、各类停车场、路边停车场、加油站、旅游区、物流园等场所,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快速布局充电设施,为营运车辆、私家车提供便利服务。
随着高端先进技术与智慧理念的发展,未来充电桩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在东莞松山湖智能电网示范区新建的太鲁阁公园光储充示范样板工程,就是这样一种“高智慧”的充电站,可实现光伏、储能、充电高效协同、能量互补,满足当地居民绿色出行需要,助力园区实现减少碳排放目标。
据了解,未来充电站配备5G网络,同时具有光纤网络,又有储能设备和太阳能自发电系统,可以作为灾难时期的备选指挥中心或者安置中心,在发生地震等破坏性灾害时,提供电力和网络支持。届时,充电站将不仅是电动车充电的地方,同时也是新能源社区入口,是政务信息发布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利用充电站的空间和电力设备优势,未来整个充电站还可作为边缘计算中心,配合边缘设备进行数据过滤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实现用户画像、优化充电策略,并为新能源汽车的投放提供数据决策和分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