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上汽集团9000亿收入之谜拆解 乘用车板块竞争力几何

    上市公司调研圈头像上市公司调研圈头像
    上市公司调研圈2019-11-28

    9022亿,这是上汽集团2018年的收入,2019年也将大致维持在9000亿的水平。这与东风集团的1000亿、长安汽车的700-800亿相比,有好几倍的差距。为什么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规模如此庞大,这些收入是由哪些业务构成的?

    首先,母公司的收入,这个主要是上汽乘用车分公司贡献,大概是700-800亿。其次,就看其合并了哪些子公司,我们先看那些有披露的数据。第一是上汽通用五菱,持股50.1%,贡献收入大概是1000亿;第二是零部件公司华域汽车,持股58.32%,贡献收入大概是1500亿;第三是上汽财务,持股99%,贡献收入大概是160亿。以上母公司加已披露的子公司合计大概是3500亿,还有大概5500亿出自哪里?

    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两个重要的子公司,分别持股51%和60%。由于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这两家公司销量和收入较大,因此作为它们的销售公司同样收入也较大,按照上汽大众收入2600亿和上汽通用收入2200亿作为参考计算,我们认为它们的两者的销售公司收入大概是4900-5000亿左右。

    最后,剩下的大概500亿主要出自哪些子公司呢?商用车公司上汽依维柯,年销量约6万台,贡献收入大概在200亿(按中国重汽销量14万台,收入400亿进行推算),同时还有轻型商用车公司上汽大通,年销量13万台,客车公司上海申沃,年销量800台,泰国公司上汽正大,年销量约3万台,这三者贡献收入约200-250亿左右。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汽集团庞大的营业收入,其实有一半以上是作为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的销售公司合并计算,这部分的利润贡献应该会比较少。公司也进一步披露目前主要的贡献者是上汽通用五菱、华域汽车和上汽财务三家公司。具体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利润保持在40-50亿左右较为稳定,华域汽车近年来利润达到80亿,而上汽财务凭借汽车金融快速发展利润也稳步提升至47亿。

    除了以上三家重要的子公司之外,上汽乘用车板块近三年来亏损在逐步缩小(以母公司报表作为计算参考,下同),是上汽集团近几年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远的发展空间来看,上汽乘用车能否逐步崛起是上汽集团能否腾飞的关键,它无疑是一个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

    从最近三年的情况看,上汽乘用车销量翻番,利润逐步减亏,总体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我们先看几个关键指标。

    毛利率,近三年保持在16-17%左右,并未随着销量大幅上涨而提升,规模效应并未体现,这可能与公司同步增加产能有关,这个毛利率水平在行业中也只能属于中等,表现平平。

    费用率,近三年对收入比例均在20%以上,在行业中属于表现较差,即费用控制能力较弱。其中研发投入巨大,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在10%左右,且基本接近100%费用化,这是导致公司费用率高企的重要原因。为何研发投入如此巨大,是否有水分?

    产能利用率,2018年达到105%,在自主品牌中表现属于较好的。同时还有48万台的在建产能将于2019年投产,由于2019年销量有所下滑,若新增产能投产将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至非正常水平,大约只有6成左右。

    从上面几个关键指标来看,销量做到70万台,产能利用率超过100%,平均单车均价超10万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实现盈利,依然处于亏损,充分说明了公司成本和费用的管理问题,这个问题无论是采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还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投入的控制与管理,均反映了汽车国企目前存在的通病,即销量能上一定规模但成本控制不力导致不盈利或亏损。

    2019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销量31万台,同比下滑13%,情况还算可以,并没有像其它自主品牌一样出现大滑坡。目前上汽乘用车的销量结构按2018年情况是轿车约占4成,SUV约占6成,结构尚可并没有单独依赖某一类车型。也许,公司需要在成本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成本和费用降下来,才有可能看到上汽乘用车盈利的曙光。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和草根调研而来,仅供讨论分享并非荐股,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关注“上市公司调研圈”,调研君陪你走进那些有意思的上市公司。

    .万次阅读
    2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