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发布于:极越01车友圈
在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中,品牌形象与用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期发生在极越汽车身上的事件,却揭示了这家新品牌在面对用户质疑时的暗黑操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舆论争议。本文将聚焦2024年4月15日极越CEO夏一平宣布的销售政策变更引发的风波,以及极越汽车对此类用户质疑的处理方式,探讨其对品牌生存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事件回顾:销售政策突变引发用户质疑 2024年4月15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对外宣布,自当天起下定的用户将享受到免费终身智能驾驶服务,该软件在正常售价下价值近两万元。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无疑对近期刚刚提车的车主造成冲击,他们发现自己在短短几日内便丧失了本应享有的重要权益。新车主们普遍感到被“背刺”,纷纷要求极越官方给出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的补偿方案。 暗黑操作:无视用户诉求,封锁沟通渠道 然而,面对用户的质疑与诉求,极越汽车的应对方式令人失望。官方始终未能给出正面回应,销售端的答复仅仅是“领导还在开会商讨方案”,而极越官方客服更是明确表示不会为刚购车的车主提供新的补偿方案。当心怀不满的车主试图通过极越直播间、官方微博以及夏一平先生个人微博平台寻求对话、表达关切时,他们遭遇的却是无情的拉黑与禁言。这种粗暴阻断沟通的做法,无疑是极越汽车在危机公关中的暗黑操作。 品牌生存之忧:信任破裂与口碑下滑 如此对待用户质疑,极越汽车不仅严重伤害了已购车主的情感,更在公众面前暴露了其在客户服务与危机应对方面的短板。以下几点将对品牌生存构成严峻挑战 1.用户信任崩塌:消费者购车是对品牌未来价值的预期投资,而极越汽车在短期内频繁调整销售政策、无视用户权益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基础。信任一旦丧失,恢复起来极为困难,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复购意愿与品牌忠诚度。 2. 口碑滑坡: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负面事件极易快速扩散。极越汽车封锁用 户发声、拒绝沟通的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负面舆情的发酵。用户间的口口相传与网络平台的公开评论,将导致品牌口碑急剧下滑,进一步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3. 法律风险:对于已购车主权益的忽视,可能触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发集体诉讼。一旦进入法律程序,不仅面临经济赔偿压力,还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法律纠纷,对品牌形象造成二次打击。 4. 合作伙伴疑虑:投资者、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也会密切关注此类事件,品牌形象受损可能导致合作信心动摇,影响供应链稳定性与销售渠道拓展。 5. 行业竞争劣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品牌形象、用户满意度及口碑 已成为关键的竞争要素。极越汽车的暗黑操作使其在与竞品较量中处于明显劣势,市场份额恐将被竞争对手蚕食。 极越汽车面对用户质疑采取的暗黑操作,不仅损害了现有车主权益,更对其品牌形象、用户信任、口碑、法律风险、合作伙伴关系及市场竞争地位构成了全方位威胁。对于一家新兴汽车品牌而言,如此短视的危机处理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真诚面对用户,妥善解决争议,极越汽车的市场生存之路或将愈发艰难。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或者说是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调整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行为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常市场行为分为三类,即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而你作为成年人,承受能力这么弱,你是怎么赚到买车钱的?
毛线的市场行为,完全就是根本没有做好规划,没见哪个车企如此随意变动决策,一开始就不那么一口吃成大胖子,上市时直接定价17~22,并给现在的权益,能有这么多屁事?老想着一年内就回笼投入资金,赌消费者必买自己,可能吗,定价低点又不是没有利润,只是资金回笼周期变长而已。
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很正常啊,买房时机选择比这更重要,还不是各有天命。
回复楼主